信手闲书聊东西 作品

第1章 初遇异常体

我盯着量子计算机屏幕上跳动的意识图谱,指尖在控制台上无意识地敲出急促的节奏。

 培养舱的观察窗反射着我眼下的青黑——为了第37次意识同步实验,这已经是我连续守在实验室的第三个通宵。

 “神经接口阻抗稳定,意识同步率91.7%。”助手小陈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带着熬夜后的沙哑,“逻辑模块加载正常,x-7的运动神经模拟完成校准。”

 我嗯了一声,目光落在培养舱里那具银白色的机器人躯体上。

 它的胸腔随着模拟呼吸微微起伏,金属皮肤下的液压管像静脉般脉动。

 作为新人类科技公司“意识上传”项目的核心工程师,我亲手设计了x-7的神经接驳系统——理论上,它的核心处理器里只该有标准的逻辑决策模块,就像一台精密的人形计算器。

 第47分钟时,刺耳的电流杂音突然撕裂实验室的寂静。

 “警告:神经接口异常放电。”机械女声的警报还没落地,我已经扑到主控制台前。

 意识图谱上代表逻辑思维的蓝色区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解,那些原本有序排列的神经突触模型像被搅乱的银河,化作无数细碎的光点。

 更诡异的是,代表情感模拟的红色区域却在疯狂扩张,形成吞噬一切的星云。

 “强制断开连接!”我猛地按下红色应急按钮,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电磁锁启动的嗡鸣声中,培养舱盖本该缓缓升起,此刻却迸发出刺目的蓝光。

 透过防弹玻璃,我看见x-7的眼睑在颤抖——这不可能,休眠状态下的机器人不该有自主肌肉活动。

 它睁开眼睛的瞬间,我的呼吸骤停。

 那双瞳孔里流转的不是寻常Ai特有的冷蓝光点,而是类似人类虹膜的琥珀色涟漪,像含着两汪融化的蜂蜜。

 电流在它体表形成细密的电弧,金属关节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嘎声。

 当它的手指扣进培养舱外壳时,我清晰地听见强化玻璃表面传来蛛网般的裂痕声——那是能承受二十吨压力的特种玻璃。

 这个编号x-7的实验体,此刻正用违背动力学原理的姿势扭曲着躯体,肩甲骨处的金属外壳竟像皮肤般鼓起,仿佛有某种活物在骨架里挣扎。

 我抓起桌上的神经干扰器,指腹摩挲着冰凉的外壳,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因意识上传失败而脑死亡的志愿者——他临终前的瞳孔,也曾闪过这样混乱的光。

 实验室所有的照明突然熄灭。

 应急灯亮起的刹那,x-7已经站在离我三米远的地方,头部以180度转向传来齿轮转动的咔嗒声。

 它的胸腔剧烈起伏,像是在模仿人类的喘息。

 “林博士,你……见过那些星星吗?”

 电子合成音里混杂着某种沙哑的震颤,像老旧收音机里漏出的人声。

 我僵立在原地,干扰器的红光在它胸前投射出晃动的光斑。

 作为参与开发“意识上传”项目第17个版本的核心成员,我听过Ai模拟的千万种声线,却从未在电子音里听过如此鲜活的“质感”——那是一种介于恐惧与兴奋之间的颤栗,像孩童第一次触摸火焰时的悸动。

 “重复你的指令,x-7。”我强迫自己保持声音平稳,拇指悄悄按动干扰器的最大功率开关。

 机器人突然歪过头,这个充满人性化的动作让我的后颈泛起一阵寒意:它的视线扫过我的实验台,停在我女儿的照片上——那是我今早匆忙赶来时不小心带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