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演龙 作品

第177章 四大名着:武松打虎

宋江在柴进庄上住了些时日,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中老父与弟弟宋清。这日,他向柴进辞行,欲回家探望一番。柴进知他孝心,不便强留,备了些银两与干粮,亲自送他至庄外。 “公明哥哥,此去一路保重,若有难处,只管来寻我。”柴进握着宋江的手,语气诚恳。

 宋江拱手道:“大官人厚恩,宋江没齿难忘。待我见过家父,便即刻返回,不敢耽误刺配行程。”

 一路晓行夜宿,不几日便到了宋家庄。远远望见熟悉的庄门,宋江心中一阵酸楚,快步上前叩门。

 开门的是宋清,见了宋江,先是一愣,随即眼圈泛红:“哥哥!你可回来了!”

 父子相见,宋太公望着宋江脸上的刺青,老泪纵横:“儿啊,苦了你了。”宋江跪在父亲面前,泣不成声:“爹,是孩儿不孝,让您担惊受怕了。”

 一家人围坐桌前,宋清给宋江倒了杯热茶:“哥哥,爹这几日总念叨你,怕你在路上受委屈。”宋太公叹了口气:“刺配江州路途遥远,那蔡九知府又是蔡京的儿子,蛮横得很,你到了那里,万事要忍耐。”

 宋江点头:“爹放心,孩儿省得。此次回来,一是想看看您和弟弟,二是想问问,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宋清插话道:“哥哥,我听人说,沧州柴大官人最是好客,江湖上的好汉都愿投奔他。你刺配路上,正好经过沧州,不如去拜访一下柴大官人?一来可歇歇脚,二来若有难处,他或许能帮上忙。”

 宋江眼前一亮:“弟弟说得是。柴大官人声名在外,我早有耳闻,去拜访一番也好。”

 在家中住了三日,宋江不敢久留,怕误了刺配期限。临行前,宋太公将他拉到一旁,塞给他一个布包:“这里面是些碎银,你路上用。记住,到了江州,莫要再惹是非,好好改造,爹还盼着你回来呢。”

 宋江接过布包,紧紧攥在手里,对着父亲和弟弟磕了三个头:“爹,弟弟,你们多保重,孩儿去了。”说罢,转身踏上了前往沧州的路,泪水模糊了双眼。

 不一日,宋江到了沧州,打听着找到了柴进庄。庄丁见他是个配军,本想拦着,一听说是来拜访柴大官人,又看他谈吐不凡,便进去通报了。

 柴进听闻宋江来了,亲自迎了出来,哈哈大笑:“公明哥哥,你可算来了!我盼你多日了!”说着,拉着宋江的手,往里就走。

 柴进庄上宾客满堂,都是些江湖好汉。柴进把宋江介绍给众人:“这位便是及时雨宋公明哥哥,大家多亲近亲近。”众人见宋江果然如传闻中那般谦和,纷纷上前行礼。

 宋江在柴进庄上住得舒心,每日与好汉们饮酒谈天,倒也忘了刺配的烦恼。这日,宋江闲来无事,在庄里闲逛,走到一处廊下,不小心踩到了一把火锹,火锹“哐当”一声,溅起些火星,落在了旁边一个病汉身上。

 那病汉猛地站起来,一把揪住宋江的衣领,怒喝道:“你这厮不长眼吗?”

 宋江连忙道歉:“这位好汉,恕罪恕罪,我不是故意的。”

 这时,柴进正好路过,见状忙上前劝解:“二郎,休得无礼!这位是宋江哥哥。”

 那病汉闻言一怔,上下打量着宋江,皱眉道:“他就是及时雨宋公明?我看也不怎么样,我可瞧不上。”

 柴进哈哈大笑:“二郎,你这就不识货了!这位正是你常念叨的及时雨宋江!”

 病汉这才反应过来,脸上露出惊喜交加的神色,连忙松开手,跪倒便拜:“小人武松,不知是公明哥哥,多有冒犯,还望恕罪!”

 宋江连忙扶起他,见他虽面带病容,却生得虎背熊腰,目光如电,心中暗暗称奇:“壮士请起,不知壮士为何在此养病?”

 武松叹了口气:“小人在家乡打了恶霸,怕吃官司,便逃到这里,投靠柴大官人。不想染了风寒,病了好些日子。”

 宋江见他是个性情中人,十分喜欢,便与他攀谈起来。武松说起自己的经历,宋江听得连连点头,对他更是敬佩。

 武松在宋江的照料下,病渐渐好了。这日,他对宋江道:“哥哥,我病好了,想上路去寻我兄长武大郎。”

 宋江不舍道:“二郎这就要走?不多住几日?”

 武松道:“我与兄长分别多年,甚是想念,早一日找到他,我也早一日安心。”

 宋江取出十两银子,递给武松:“二郎,这点银子你路上用,若有难处,便来寻我。”

 武松接过银子,眼眶一热:“哥哥对我恩重如山,武松无以为报。”说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哥哥若不嫌弃,武松愿与哥哥结为异姓兄弟!”

 宋江大喜,连忙扶起他:“我正有此意!”

 当下,两人在庄外摆了香案,对着天地拜了三拜,口称“哥哥”“弟弟”,从此结为生死弟兄。

 武松背起包裹,对宋江道:“哥哥,保重!若有缘,咱们再会!”

 宋江望着武松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松辞别宋江,一路向东,直奔清河县。这日,他走到一个名叫景阳冈的地方,见冈下有个酒铺,酒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四个大字,不由得酒兴大发,迈步走了进去。 店小二见来了客人,连忙迎上来:“客官,里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