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烟灰 作品

第229章 大发展时代,蹦跶的扶桑!

自打三国周转贸易协定一落地,花旗国、天朝、米字国这仨搭档就跟陀螺一样,转得那叫一个欢实。

 

花旗国把物资像撒豆子似的往天朝运,天朝转手就当起了“国际中转站”,再把这些宝贝疙瘩倒腾到米字国。

 

尤其是魔都这些沿海码头,每天商船进进出出跟赶庙会似的。

 

有些贪心的商人为了多赚俩钱,把船装得跟怀胎十月的母猪似的,吃水线都快被压进海里了,看得人直揪心。

 

生怕一阵海浪过来,满船货物都喂了龙王。

 

这热闹的商贸潮,算是给天朝拽开了发展的大门。

 

老外们跟闻到肉香的蚂蚁似的,来的来、走的走,兜里的外币可没少往天朝揣。

 

码头上扛大包的苦力们也跟着沾光,以前扛一天包赚俩窝头,现在活儿多到挑花眼,价格也跟着坐了火箭。

 

乐得他们逢人就说:“咱这肩膀头子,现在可是金贵着呢!”

 

内地的工厂更是像打了鸡血。以前冷冷清清的厂房,现在订单像雪片似的飞进来。

 

天朝造的东西实在,没那么多偷工减料的歪心思,米字国一看,得了,别费劲从海外运原材料回去遭罪了。

 

他们本土让日耳曼国炸得稀巴烂,大洋航线跟筛子似的,原材料运回去比取经还难。

 

路上怕炸,到了工厂怕炸,连堆仓库都怕被盯上,三颗炸弹下去,啥都没了。

 

干脆把原材料拉到天朝,让这儿的工厂代工,虽说价格压了压,但总比血本无归强。

 

张元初多精啊,趁机敲了笔“竹杠”:“要代工可以,给咱石油开采权。”

 

他心里明镜似的,天朝现在用的石油大多靠系统“外挂”,总不能一辈子当“伸手党”,得自已学摸油矿。

 

米字国这会儿正火烧眉毛呢,南洋、中东的油井赶紧往外送,连现成的三处油井都拱手相让,跟割肉似的。

 

但没办法,再死扛下去本土都要保不住了。

 

这一来二去,天朝的腰包鼓得飞快。40年十一月份的财政税收蹦到了52亿,半年时间翻着跟头涨,连财政部的算盘珠子都快打飞了。

 

工业更是热闹,轻工业跟春天的野草似的疯长,工人数量从年初的16万,到年底直接窜到85万,预计来年夏天能破150万。

 

以前没人瞧得起的工人培训班,现在成了香饽饽,工厂老板们排着队抢人,逼得培训班的人直接下乡“招工”,跟抢亲似的把农民往城里拽。

 

农村这下可热闹了,佃户们扔下锄头往城里跑,地主们急得直跺脚:“我的地没人种啦!”

 

可愁归愁,办法总比困难多。

 

有人瞅准机会搞起了农场主行当,把零散的土地拼成大块,用机器耕种,省时省力还高效。

 

你别说,这机械化农业一推广,土地没荒着,反倒种得更欢实了,连地主都不得不服:“还是机器靠谱,比佃户跑得慢!”

 

谁能想到呢?张元初原本打算先抓教育再搞城市化,结果这贸易一闹腾,城市化跟脱缰的野马似的自已跑起来了。

 

这是一个大发展时代,也是一个黄金时代,各种新兴职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而司法部那边,在这段时间也是忙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