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5章:马嵬事变(第2页)
开元十七年,杨玉环十岁,父亲不幸病逝,她被送往洛阳叔父杨玄璬家寄养。
杨玉环玲珑可爱,天生丽质,杨玄璬待之如己出,喜欢的不得了,教她识文断字,阅读四书五经,杨玉环逐渐掌握了一般女子很少有的文化素养。加上天赋异禀,杨玉环对丝竹歌舞有异于常人的敏锐捕捉力,很快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弹琵琶和跳胡旋。
很快便名闻洛阳尊贤坊,成为一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开元二十三年七月,玄宗女儿咸宜公主大婚,在洛阳举办了盛大的婚礼,特意邀请了杨玉环参加,咸宜公主的同母弟弟李瑁当然也参加了,两人在婚礼上不期而遇。
李瑁一眼便看上了杨玉环,哭着喊着要娶她为妻。李瑁是玄宗宠妃武惠妃的儿子,他看上的女子,还能得不到?
玄宗看都不看,直接把聘礼下给了杨家,杨玄璬受宠若惊,叩谢隆恩,当年晚些时日,杨玉环便嫁给了寿王李瑁,玄宗赏赐了无数的金银财宝,还赐给了杨玉环一个寿王妃的称号。
一对小夫妻就居住在洛阳宫城外天津桥头的积善坊,举案齐眉,相敬若宾,过着人见人羡的幸福生活。每天吃完饭,到天津桥上溜达一圈,看看市井繁华,品尝一下人间美味;或者到新潭湖畔,欣赏百舸争流万船齐发的壮观景象。
好日子总是那么短暂。开元二十五年,风云突变,武惠妃仙逝,玄宗悲痛欲绝,终日泪流满面,茶不思,饭不想,一下子暴瘦了三十斤,大肚腩变成了小蛮腰,整天哭着喊着要跟随武惠妃而去。
内官高力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千方百计地哄玄宗开心,依然不见效。于是,灵机一动,陪着玄宗移驾洛阳宫。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每年的三四月份,洛阳牡丹花争相开放,娇艳欲滴,吸引无数的人前来观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必分帝王百姓?
玄宗在洛阳看了牡丹花,自然是龙颜大悦,心情好了许多。
一日,正在花丛中流连忘返地欣赏牡丹花,突然看到了一位妖艳妩媚的女子从身边经过,还对着他妩媚一笑,玄宗不由得多看了两眼,那女子过去后,李隆基便问身边的高力士,“这女子是何人?”
“寿王妃杨玉环。”高力士如实回答。
玄宗愕然,如此妖艳美妙的奇女子,朕怎么没有印象?
哎,这也不怪李隆基记忆力不好,好几十个儿子,哪个儿子娶来的妻子不是人面桃花,他哪里能记得住?
也许是杨玉环身上有着一般女子所罕见的妖媚,李隆基看过一遍,竟然不能忘怀,回宫的路上一直不停地回首张望,不停地询问杨玉环的身世家底。
高力士何等聪明,岂能不明白李隆基的心思?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应召入宫,送往道观出家,道号为太真,为玄宗的母亲窦太后祈福做善事,玄宗再挑选韦氏女封为寿王妃,完成了杨玉环的身份转变。
天宝四载,杨玉环从道观走出来,还俗入住皇宫,玄宗封她为贵妃,成了李唐皇宫的女主人,因为不久后,玄宗就废了王皇后那个黄脸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册立皇后,杨玉环就成了实质上的大唐皇后。
杨玉环深得玄宗宠爱,为了她,李隆基推掉了所有的政务,让李林甫和杨国忠来打理;为了她,李隆基推掉了所有的军务,让蕃将安禄山、哥舒翰和高仙芝来打理;为了她,李隆基从此不早朝,日日夜夜与她腻歪在一起,不是谱写《霓裳羽衣曲》,就是排练《霓裳羽衣舞》,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歌舞享乐中。
由此荒废了朝政,让奸相把持了朝政,祸乱了朝纲,让安禄山这个野心家有了做大做强的机会,终于引发了安史之乱,丢失了大唐江山半壁,把东西二京也弄没了。
玄宗伫立院中,仰望苍穹,泪流满面,肠子悔青。他气得浑身颤抖,我竟然保护不了自己喜欢的女子!
此时此刻,他在心中咒骂过李林甫和杨国忠,也咒骂过安禄山和哥舒翰,但是,却唯独没有后悔过迎娶杨玉环。
如果没有了她,我的余生该怎么度过?玄宗不敢想!
见他一直不说话,也不做决定,京兆府司录参军说话了,“陛下,众怒难犯,局势危如累卵。望您速决。”
“贵妃深居宫闱,怎知杨国忠谋反?”玄宗依旧嘴硬。
“贵妃无罪,但将士杀死了杨国忠,贵妃是杨国忠的堂妹,常伴陛下左右,恩宠无数,将士们难以心安。此行蜀郡数千里,山高路远,唯有将士心安,才会有陛下心安呀。愿陛下三思!”高力士劝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