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0章:流动的情报站(第2页)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马凌虚!她的身后是同样道士装扮的独孤问俗、空灵子和李史鱼,以及藏在玄元观中的那二三百名死士。
“跟我杀!”马凌虚压抑心头许久的仇恨幻化为三个字,猛地凌空跃起,素白衣袂还在三丈外飘荡,剑尖却已扫过三人咽喉;足尖点过青砖的露珠尚未坠落,七具燕军尸体已如割麦般齐刷刷倒下。
十来个叛军同时扑来,马凌虚猛地旋身跃起,如同白鹤凌空,衣袖翻飞间,左袖卷住最先劈来的朴刀,借力荡开那人攻势,右手剑走偏锋,毫无悬念地刺穿那人太阳穴。凌空倒翻时左足点中另一人天灵盖,颅骨碎裂声清晰可闻。剑锋划破第三人腹部铠甲的撕裂声,同时响起。落地时长发飞扬,三人捂着喷血的部位踉跄后退。他们甚至没看清剑势,寒光一闪便魂飞魄散。“放箭!”忽听墙头弓弩手一声怒吼,箭如雨下,对着马凌虚疾驰而来。马凌虚剑交左手,右手突然从腰间抽出玉柄银丝拂尘。手中拂尘银丝垂落,如瀑如雪,看似纤柔无害,实则拂尘一展,银丝漫天飞舞,竟在身前织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屏障。箭矢撞上银丝,如陷雪絮,劲力尽消。银丝如活蛇缠上箭杆,箭矢纷纷落下如雨。
马凌虚暴怒,凌空跃起,拂尘如鞭,抽裂空气,刀锋未至,银丝已缠上敌腕。一扯一绞,腕骨碎裂,刀坠尘埃,银丝如蛇,卷住最先刺来的长剑,借力一甩,剑锋倒转,刺穿一人咽喉。尘尾横扫,看似轻柔,却如钢鞭抽中第二人面门,鼻骨塌陷,血溅五步。尘柄倒持,点中第三人人中穴,内力透体,震碎血脉。银丝忽如蛛网张开,缠住第四、第五人脖颈,双臂一错,二人头颅相撞,颅骨迸裂。
马凌虚轻振拂尘,银丝上的血珠簌簌而坠,纤尘不染。她飞身离去,唯有城门下方横七竖八的尸首,无声地向世人诉说,方才那一场杀戮并非幻梦。
马凌虚冲锋上阵,让独孤问俗和空灵子血脉暴涨,三百死士竟然杀得数千叛军节节败退,东倒西歪。
就在马凌虚即将靠近城门拔下门栓时,突然从城门洞的两侧暗道中冲下来数千手持长枪的叛军,为首一人大声呼喊道,“杀死这帮妖道!一个不留!”数百根长枪同时刺向马凌虚的身体。
虽然她已经脚点城门飞身跃起,但还是猝不及防,十余支长枪刺中了她的身体,将她扎成刺猬,鲜血顺着枪头喷涌而出,瞬间染红了她的衣裙。
独孤问俗和空灵子见状,一声大吼,飞身上来解围,连续砍杀数十人,一起把浑身血流如注的马凌虚救了回来。
独孤问俗和空灵子丝毫没有功夫抢救马凌虚,只能把她交给李史鱼,因为叛军的长枪已经抵达眼前和喉咙,容不得他俩有儿女情思。
李史鱼背着奄奄一息的马凌虚,快速地向思恭坊马府撤退。突然墙头上飞来如雨的箭矢,李史鱼和马凌虚一齐栽倒地上。
独孤问俗和空灵子依旧带领着三百死士跟叛军厮杀,喊杀声惊天动地,终于惊动了外面的唐军。马驭狄和马驭番同时意识到,马凌虚正在城内跟叛军已经交火,瞅准叛军冲下城门洞的机会,利用云梯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里应外合,终于攻破上东门。唐军如同潮水般涌入城内,田乾真见大势已去,立刻命令叛军撤退,从宣仁门退入皇城,快速穿过宫城,从嘉豫门逃入神都苑。绕过邙岭,与史朝义的大军合二为一。唐军收复洛阳城,但史朝义驻扎在北邙的十几万大军并没有撤退,对唐军构成了巨大威胁。
史朝义屯军十万在北邙,居高临下俯瞰洛阳城内的唐军。张通儒和田乾真带来两三万燕军,把守在河阳渡口。
李光弼带领河东军率先对叛军发起猛攻,杀敌众多,但叛军坚守北邙阵地纹丝不动。李亨派来的观军容使鱼朝恩带领神策军射生军五百人也投入战斗,叛军虽有死伤,但军容严整,丝毫没有败走的迹象。唐军看叛军实力强大,无法撼动,心生畏惧,军心动摇。
危急关头,马驭番和马驭狄兄弟俩挺身而出,单骑杀入敌阵,左右砍杀,来去自如,成功突围,反复数次,击破了叛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唐军士气。
接着,马驭番和马驭狄各自带领五百精骑再次杀入敌阵,纵横捭阖,所向披靡,进进出出十多次,叛军阵脚开始大乱。
郭子仪和李光弼带领唐军乘势进攻,终于打败史朝义,在邙岭玄元观一带斩首叛军六万,俘虏两万,史朝义不得不带领残兵败将向东逃窜。
马驭番和马驭狄带领先锋军乘胜追击,郭子仪和李光弼紧随其后,在金墉城再次斩杀叛军一万多人,史朝义仅带领数千人从河阳逃亡河北。唐军成功收复河阳城,截断河北叛军南下的通道。
李光弼和马驭狄带领河东军过河继续追击叛军,陆续收复了河内郡、怀州等地。郭子仪留守洛阳和河阳,并与能元皓的淄青军联手,清剿河南道的残余叛军。
尹子奇刚刚攻破睢阳城,杀死张巡等数百守城将士,带领大军走到陈留郡,就被属下杀死,他所带领的燕军全部投降了唐军。兵败如山倒,围攻颍川的田承嗣见大势已去,也想投降,看到郭子仪不予理睬,先降后叛,跟随武令珣一起渡河北上,追随安庆绪而去。整个河南道几乎看不到叛军的影子。
十月十八日,广平王李俶帅军进入东京洛阳。回纥兵准备大肆劫掠城内百姓,广平王害怕失去民心,又怕失信于回纥叶护,骑虎难下。
独孤问俗挺身而出,号召北市和南市的商户,收集罗锦绸缎数万匹,敬献给回纥叶护,回纥兵才收手。
广平王李俶感念其忠勇,当即委任独孤问俗为殿中侍御史兼扬州司马,兑现了朝廷对他的归唐承诺。
郭子仪夸奖马驭番说:“本帅指挥兵将三十年,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雄健矫捷的人!”趁机将马驭番举荐到太子李俶面前,马驭番因战功升迁为太常卿。
望着强将如林的场景,李俶却将阴郁的目光投向了深邃宇宙中那只孤独徘徊的大雁,他迎着猎猎朔风,幽幽地吟诵了先太子贤那句诗:“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
言毕,已然泪洒满襟,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忧虑些什么。(全书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