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空降兵 作品

20章 黄东新的成长历程

 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远赴千里无数个第一次。  绿皮火车“哐当哐当”的颠簸了两天两夜,我来到了祖国腹地,荆楚省。 

 这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军营。 

 山,我见得多了,家乡就有连绵不绝的山。 

 但却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树! 

 刚来到部队,一切都是陌生的,于是一群新兵自发的组成各个小团体。 

 而我却被排斥在外,因为他们聊的事物我都没见过。 

 诸如iphone 4、ipad、i 9000,又或者是ios系统和android系统 

 不用说见过,听都没听说过。 

 第一次班务会上,班长让我们作自我介绍,并说一说从军的目的和理由。 

 最后一个轮到我,我努力压抑下心中的紧张,尽量让我的普通话标准一点。 

 ——“我叫黄东新,来自甘陇省的一个贫穷农村。离家时,我们老支书对我说,能提干上军校最好,实在不行就转士官,争取留队” 

 话还没说完,全班一场爆笑:“哈哈哈,老支书、上军校、转士官” 

 我瞬间涨红了脸,班长一声爆喝,这才止住全班的嘲笑。 

 从刚入部队起,我就陷入无休止的自卑。 

 训练上也是跟不上趟,每每到了连队会操,我都是拖后腿的一个。 

 又一次连队会操,我因为紧张,在“向后转”的时候差点摔倒。 

 下了训练场,班长还没说什么,同班战友却怕打着我的肩膀调笑起来:“黄东新啊,就你这水平,怎么上军校、转士官啊?” 

 我知道我又丢人现眼了,自卑,让我无法反驳。 

 哪知对方不依不饶:“我看啊,你要辜负你的老支书期待了,哈哈哈” 

 我瞬间火起:“你说什么?” 

 对方立时心虚起来:“不就是你的老支书吗,你看你,开不起玩笑” 

 我记得刚来的时候,班长特意强调过“开玩笑”的问题。 

 两个人都觉得好笑,才是“开玩笑”。 

 一个人觉得好笑,另一个人却感觉被冒犯,这是“嘲笑”。 

 自卑,相伴而来的就是可怜的自尊,我再也不想压抑怒火了。 

 我一拳砸过去,送给对方一个乌眼青。 

 而对方没意识到,我一个唯唯诺诺的农村兵竟然敢出手打人,反应过来之后和我扭打到一起。 

 可是,他的个子没我高、力气没我大,在我人生中第一次打架中,竟然稳占上风。 

 那一天,我和嘲笑我的新兵一起,在班长的床边“蹲姿定型”了两个小时。 

 但是我不后悔,如果再有人敢嘲笑我,我依旧会揍得他满地找牙。 

 日子就这样过着,我越来越没信心,看来我要两年义务兵滚蛋了。 

 在部队过完第一个春节,按照训练计划,连队开始进行投弹训练。 

 看到同班战友的投弹距离在30米的及格线上打晃晃,我心说,有这么难吗? 

 我随手抓起木柄手榴弹的铁质弹体,抡圆了膀子扔出去。 

 远处负责测量的老兵愣了一下,因为他的卷尺都还没有拉到那么远。 

 队列外边传来一声欣喜地大叫:“谁?这是谁扔的?” 

 队列如潮水般散开,把我显现出来,也把出声的人显现出来,是新兵连长。 

 连长欣喜地跑过来:“黄东新,再投一次。” 

 我顿时局促起来,抓起手榴弹的时候,连长不停地纠正我的动作:“要握木质握把,注意引弹、转体、出手动作” 

 我只能别扭的按照要求投了一次,虽然远远超过及格线,但是相比于刚才的一投,相差甚远。 

 连长纳闷地问:“你刚才是怎么投的?” 

 我紧张地解释不清楚,索性比划起来:“这样投不得劲儿” 

 连长索性不去理会动作要领,还学着我的方言说:“行,再投一次,怎么得劲儿怎么来!” 

 连长应该没有生气,我复再抓住手榴弹的铁质弹体,反正什么动作要领也没记清,抡圆了膀子就是使力气。 

 在战友们的惊呼声中,手榴弹在半空中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掠过表示距离的一长溜小红旗。 

 远处的老兵大喊:“71米!” 

 连长用力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讲一下,怎么做到的?” 

 我用蚊子哼哼的声音说:“小时候在家放羊,就是靠着扔石头圈羊的,我甚至能把石头准确的砸到头羊的羊角上。” 

 ——“好小子!” 

 连长突然一声大喝,转头向我的班长说:“好好培养,这就是手榴弹投掷训练标兵,最起码一个嘉奖,我再申请一个三等功试试。” 

 班长也适时的替我说话:“黄东新虽然队列训练稍差,但是体能格外的好,冲个山头连气都不带喘的。” 

 冲个山头有什么了不起的? 

 小时候,上学放学都是翻越十几里的山路。 

 更别提去趟县城,为了省钱不坐公共汽车,几十里的山路都靠脚底板磨过去。 

 咱农村人别的本事没有,但是自小干农活,身上攒着一股子力气! 

 连长脸上的笑容更深刻了:“下连跟我走!”  随后自顾自的嘟囔:“这么好的体格子,不当机枪手可惜了,先从机枪副射手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