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2357章
说起本人写的这部书,争议最大的人物莫过于就是彭文娜这个女人了。其实在塑造彭文娜这个人物角色时,作为作者,我的心里也是很复杂的。
一开始的时候,我是力争把她塑造成一位优秀的党员女干部,随着情节的推进,加之在我创作这部书的时候,在新闻中见到连续几名女干部被查处,这也为我塑造这个角色提供了灵感。
当然,彭文娜其人原来也是有原型人物的,只是随着故事情节的需要,我将一个原型人物换成了两个。
使她由正面人物变成了反面人物,使她从优秀的党员女干部变成了人民的罪人。
彭文娜这个角色的经历是值得深思的。
我在创作这个角色的时候,就没有将她塑造的很漂亮,她一出场就已经是四十大几的年龄了。
其实越写越往那个新闻中曝光的某位被查处的女干部相近了。
彭文娜这个角色的塑造,像一块被反复雕琢的石头,每一刀都刻着现实的温度与人性的褶皱中。
最初写她时,她是标杆——是那种在会议室里能拍板定调,面对不公敢当场拍桌子的县纪委书记。
转折的伏笔,藏在我刷到的那些新闻里。
电视屏幕上的女干部们,有的穿着不太合身的囚服,有的在忏悔视频里反复说着“对不起组织”,她们的履历表上也曾写满“优秀”、“先进”,和我最初构想的彭文娜重叠又分离。
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
我开始觉得,单一的原型撑不起这种复杂的人生改变——一个人的堕落从来不是突然的崩塌,而是无数个“差不多”、“下不为例”的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