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南明内斗的祸害
“原来如此,朕就说嘛,这李自成虽然能力有限,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即便是打不过建奴,也不至于一输再输,一次也赢不了啊,再怎么也能打上几个来回才是!”魏武帝曹操感慨道。
...
“鼠疫!朕记得没错的话,特效药应该是叫链霉素,可天幕只教了青霉素的制作方法。可惜啊!不知道吴爱卿和薄爱卿研究得怎么样了。真希望天幕再多来几次这样的科学视频。”
崇祯帝感慨道。
...
李自成:“他娘的,建奴这些混账东西,真他娘的是运气好,老子就说嘛,老子怎么可能打不过建奴,原来老子是被鼠疫给害了!”
...
清朝,乾隆呵呵一笑,道:“别吹了,就算没鼠疫,你也打不过我大清铁骑!山海关之战的时候,你们可绝对没有受鼠疫影响!”
...
崇祯时空,李自成一下子被乾隆给噎到了。
...
【现在说南明这边。
在李自成潼关之战失败后,多尔衮就命阿济格继续追杀李自成,又命多铎挥师东进。
江北四大总兵高杰被杀,许定国投请,多铎很快就将河南拿下,招兵买马。
同时多尔衮又向济宁增兵。
这一看就是要对南明动手了。
原高杰部下的一些兵马又崩溃逃跑了。
史可法急忙传信各地,赶往泗州防御清军。
但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连夜雨,左良玉造反了!
造反的原因,还是因为该死的党争。
当时,弘光帝器重马士英、阮大铖,两人属于原来的阉党。
而左良玉当初则是因为受到东林党人侯恂的举荐,才得以官运亨通。
在李自成攻破京城时,侯恂已经坐了几年的牢,被顺军放出,但拒绝出仕大顺;后来,清军入关,侯询逃到南京隐居。
南明弘光朝廷建立之后,马士英等人想弄他,他就又跑到了徽州。
而当时左良玉手握重兵,马士英等人担心东林党人依靠左良玉来干他们,所以他们表面拉拢左良玉,暗地里去修筑扳机城,防备左良玉。
这让左良玉很是不爽,说西面有什么好防备的?这就是在防备我。
后来,监军御史黄澍仗着左良玉的实力,当面顶撞了马士英、阮大铖。
事后,马士英派锦衣卫去抓黄澍,但左良玉拒绝交出黄澍。
不久,又发生了北来太子一事!
也就是有一个自称朱慈烺的人一路高调的来到了南京,引起朝野震动。
弘光帝派两个太监去辨认,两个太监去辨认,一见到“太子”就抱头痛哭。
弘光帝知道后,将两个太监打死了。
东林党人就开始到处发动舆论攻势,暗指弘光帝心胸狭隘,导致弘光帝的位置也有些不稳了。
像很忠心的黄得功都有些相信了,说这事不能轻易下定论,没辨认清楚就把人关起来怎样怎样的...
弘光帝没办法,只能在三月的时候开大会公审,期间“太子”回答的问题一部分正确,一部分错误了。
比如不认识教了他三年的大学士王铎,又说听他讲课时是在文华殿。
最后,“太子”承认他是驸马马王昺的侄孙王之明,受到别人的教唆,想要骗那些地方官的钱。
但是,黄澍却借着这个事情鼓动左良玉麾下各路对朝廷不满的将领一起结盟。
1645年,四月,左良玉下定决心造反!
他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要发动几十万大军顺江东下南京!
弘光帝立马要求史可法率领幕府军向西抵御左良玉。
但是,初五,多铎已经在河南归德府集结大军了!
当时,朝廷很多人认为应该重点防御清军,而不是左良玉。
马士英则是站在弘光帝这边,大骂说:“你们这些东林党人,借口防御江北,实际上就是不管皇帝的安危,要是清军来了,还能谈判,要是左良玉来了,皇帝没活路。”
于是,弘光帝支持了马士英。
史可法没有办法,只能带兵南撤,去抵御左良玉。
整个江淮防线,因为这个事情,搞得乱七八糟的了。
当史可法抵达南京草鞋峡时,得知黄得功已经击败左良玉,病重的左良玉经过这么一刺激,直接呕血而死。
其所部军队,一部分跟随其子左梦庚投降了满清,一部分不愿意做汉奸的,则是跑去投靠了湖广总督,抗清英雄何腾蛟。
而挑起这件事的黄澍则是跟随左梦庚投降了满清做了汉奸,并且在后面欺骗了好友、明朝进士,发动起义抗清的金声,导致金声兵败被俘,但金声坚决不肯投降,最后从容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