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第 156 章(第2页)
然而,叶满枝心里却对张局的作用保持怀疑。
她正色道:“厂长,我觉得与市局合作没问题,但是市局如果只出一张嘴,那可不行。大家别忘了,咱们是由工业厅直管的,如果与市局合作开办汽水厂,必须有明确的占股比例。哪怕只让工业局占一股,都要跟厅里解释清楚,这一股是因为什么给出去的。要是厅里问起来,咱总不能说市局出面公关了罗厅长吧?”
那可就让人笑掉大牙了!
陈谦呵呵笑了出来,“叶厂长说得对,既然想合作,那市局总要拿出一些诚意。第二食品厂的厂区面积小,显然不可能装得下一个汽水厂。市局为第二食品厂争取这条生产线的时候,八成已经做好了新建厂房的准备。”
“他们不是想合作嘛,行啊,我还觉得咱们厂区里有点挤呢,不如让市里出钱在咱们厂南边那块空地上盖个新厂房,搞个分厂,这个分厂以后就专门生产汽水。”
牛恩久严肃着脸不说话。
他们之前想跟市局合作申请生产线,市局那边百般推脱。
如今眼瞅着第一食品厂拿到生产线的可能性变大,市局又改了主意,想跟他们合作。
这让牛恩久心里简直腻歪透顶。
他不想让市局占这个便宜,但食品厂的不少业务要受地方上管理。
要是拒绝人家递来的橄榄枝,九成九要得罪人。
叶满枝笑道:“其实陈厂长说得有道理,咱们厂区里确实比较拥挤,为了争取汽水生产线,咱们可以暂时占用罐头车间,可是厂里的罐头业务不能落下,要是以后有了新的罐头设备,那生产场地又是个问题。不如考虑一下与市局合作,咱们双方各出一点钱建个汽水厂,当作咱们食品厂的分厂。”
无论谁出钱建厂,用的都是国家的钱,市里愿意掺和就让他掺和呗。
能搞个分厂,还能跟市局打好关系,其实不吃亏。
老牛可别钻牛角尖啊!
她说的这些,牛恩久当然都知道。
可是合伙办分厂不是那么简单的,市局出了钱,能不抓人事权吗?
叶满枝能猜出一点他的心思,当时没在会议上说什么。
会议结束后,她单独去了一趟牛恩久的办公室。
“厂长,咱们总要为以后考虑考虑。现在拒绝市局不要紧,但是万一以后食品厂被划拨地方管理了,咱们厂的处境难免尴尬。”
牛恩久警觉地问:“叶厂长,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难道工业厅要将第一食品厂下放到滨江了?
叶满枝连忙摇头说:“没有没有,就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有备无患嘛。你想想,十年前,工业厅下属企业多达上百家,但是几年间纷纷下放给地方管理了。省厅现在直接管理的要么是重工企业,要么是制糖、纺织、皮革这类比较重要的轻工业。食品厂只剩咱们一家了……”
万一哪天厅里改变主意,将食品厂也下放地方管理了,那市工业局就是他们的顶头上司。
他们现在仗着有省厅撑腰,可以拒绝市局,一旦以后落到人家手里,那可就尴尬了。
牛恩久:“……”
*
或许是着急拿到那条生产线,也或许是听了叶满枝的劝告,想给自己留条后路,牛恩久最终还是代表厂里与市工业局谈了合作。
双方一起向省厅争取这条生产线,一起建分厂。
但老牛曾经合并了好几家工厂,对此也算经验丰富。
与工业局谈条件的时候,他要求工业局一起出钱盖新厂房,否则厂里无法与省厅交代。
而且利润分成从分厂落成以后开始计算。
在此之前,先在食品厂的罐头车间里生产汽水。
至于分厂啥时候能建成,那就全看市局了。
反正食品厂忙着重建罐头车间,手上没多少现金。
汽水生产线由牛恩久亲自跟进,这回有了市局做说客,牛恩久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几乎天天往厂外跑。
当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这条汽水生产线上的时候,罐头车间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车间工人杜涛,在一名工程师的配合下,成功设计出一台搅拌式汽水机!
试用汽水机这天,车间里的不少工人喝上了带气的桃子糖水。
叶满枝闻讯赶去看热闹的时候,车间工人们正热烈讨论着。
“杜涛,这汽水机真是你设计的啊?”马志超怀疑道,“不会是刘工的成果吧?”
杜涛推推眼镜,老实巴交地嗫嚅道:“真是我设计的。”
“你会画设计图吗?”
“会一点。”
刘工出面替他解释:“搅拌式汽水机真的是由杜涛同志设计的,他出了图纸,我帮他找材料制作的。”
叶满枝从那卖相不咋地的破罐子里,接了一杯桃子水,小心地喝了一口。
有细密的气泡在口腔中炸开,确实是桃子味的汽水!
叶满枝往杜涛身上望了一眼,她记得之前陈大姐就推荐过杜涛,说他搞过一个浮洗车间的设计图,但是因为非科班出身,不被车间主任信任,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杜涛同志,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能研制出汽水机,你们可太厉害了!”
杜涛挠挠头说:“其实这个机器不难,往罐子里放上糖水,充入二氧化碳到一定的压力,然后摇这个手摇柄,带动里面的叶片进行搅拌,让糖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就行了。这个不难的!”
“很多发明都是听起来不难,但是一般人却想不到,一个点子就价值千金了!”
当初她们家吴大博士制作出的捕蝇网和蜂窝煤炉子,看起来也没什么难度。
可是之前却没人能发明出来。
金点子难得呀!
叶满枝好奇地问,“这个罐子里的汽水能带气多长时间?”
“三四个小时吧。”杜涛讲起机器头头是道,“手柄这里虽然做了密封,但是仍然会漏气,所以,如果放到糖水站卖汽水,每天都要加一次二氧化碳。”
“我听说你之前还给厂里提供过浮洗车间的设计图?”
杜涛讪讪道:“啊,幸好当时厂里没听我的,那个设计图好像有点问题,我最近在修改呢。”
叶满枝:“……”
你倒是挺老实的,什么都往外说。
她对杜涛同志鼓励了一番,让他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搞出更多发明创造。
然后她就追着一大群人,去糖水站买果汁汽水了。
这回真的是带汽的果汁!
她家吴玉琢肯定要高兴坏了!
搅拌式汽水机还在试用阶段,而且长得有点丑,放到糖水站里不太起眼。
厂外的消费者不知道这台丑机器的价值,瞧见穿着工装的食品厂职工全在那边排队,心里还在纳闷。
等他们听到喝过糖水的职工,打了一个响嗝,才反应过来,今天的糖水是带气的!
“同志,汽水多少钱啊?”
“厂里还没定价呢,今天暂时还按八分钱卖,明天可能就要涨价了,毕竟是汽水嘛!”
叶满枝用军用水壶打了满满一壶汽水,将壶盖拧得紧紧的。
等她着急忙慌地赶回家时,果汁里的汽还挺足。
吴玉琢小同志终于喝上了带汽的桃子糖水!
她跷腿坐在椅子里,对准水壶灌了两口,打了一个嗝,美滋滋地感叹:“我可太幸福啦!”
叶满枝好笑道:“你还挺惜福的。”
喝个汽水就幸福了。
她这几天其实挺犯愁的。
她闺女马上就要过五岁生日了,但吴大博士出差还没回来。
四岁生日的时候,她在北京出差,这回过五岁生日,吴峥嵘又去上海出差了。
反正爹妈总有一个不在身边。
叶满枝寻思,既然亲爹不在家,那她无论如何得带着孩子把这个生日过好。
不过,具体要干啥,她还没想好。
次日是周末,她不用去厂里值班,也没什么特别安排。
天气不错,她跟吴玉琢商量好了,先在家里进行一次大扫除,然后搞搞个人卫生,娘俩一起去大众浴池里洗澡。
上午的阳光暖洋洋的,叶满枝坐在床上拆洗被面,吴玉琢跟梨花一起趴在旁边的桌子上,写太爷爷留给她的作业。
院外传来些声响,一室静谧很快便被葵花的叫声打破了。
吴玉琢向窗外望了一眼说:“肯定是小李叔叔来送报纸啦!”
他们家订了《人民日报》和《滨江日报》。
不用妈妈吩咐,她就跳下椅子,飞奔出去给小李叔叔开门。
然而,她踮着脚将院门打开,准备与葵花、梨花一起迎接小李叔叔的时候,却发现送报的换人了。
而且这个叔叔骑的是挎斗摩托车,不是自行车!
“叔叔,你找谁啊?”吴玉琢睁着大眼睛问。
梨花和葵花也站在旁边,两脸警惕地望向陌生人。
“我找叶满枝同志,”来人笑道,“有她的电报!”
听了对方的答复,吴玉琢兴冲冲地跑回屋里,喊道:“妈妈,有个叔叔在门口,有你的电报!”
她还没见过电报呢,电报长什么样啊?
一份电报,把她和猫狗都忙得够呛,脚跟还没站稳,又跟在妈妈身后屁颠屁颠跑了出去。
叶满枝来到门口,一边接电报,一边随口问:“同志,哪里发来的电报?”
“从上海来的。”
闻言,叶满枝不禁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从上海发来的电报,八成是吴峥嵘的。
她将闺女抱起来,母女俩一起在第一时间欣赏了吴大博士从上海发来的电报。
电报是按字数收费的,吴峥嵘言简意赅的作风,特别适合拍电报交流。
电报展开,只有短短的几个字——
【上海工业展上有罐头设备,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