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8章 草

顾行晋虽未官复原职,但他的内心从未放弃对新政的执着追求。他在幕后默默支持着那些力挺新政的大臣,如同一位隐匿在黑暗中的守护者,为新政的前行保驾护航。在朝堂之上,这些支持新政大臣的声音虽然微弱,就像黑夜中那微不足道的点点星火,却在努力照亮新政前行的艰难道路。

然而,守旧派们怎会轻易让新政顺利推进。他们如同一群嗅觉敏锐的猎犬,时刻关注着这些支持新政大臣的一举一动,伺机而动,妄图将这星星之火无情扑灭。他们深知,新政一旦成功推行,他们这些守旧派的既得利益将受到极大的损害,所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止新政的步伐。

一次早朝之上,气氛庄重而严肃。大臣们身着朝服,依次站立,等待着新帝的到来。新帝端坐在龙椅上,威严的目光扫视着众人。一位支持新政的大臣鼓足勇气,向前迈出一步,声音洪亮地提出应加大对农业水利设施的投入,以促进粮食增产。这正是顾行晋在幕后精心指导他提出的建议。顾行晋深知,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水利设施的完善对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百姓生活至关重要。

此提议一出,守旧派的大臣们便纷纷发难。他们就像一群被激怒的黄蜂,立刻围了上来。一位身材肥胖、面容阴沉的守旧派大臣阴阳怪气地说道:“如今国库并不充裕,哪有闲钱去搞这些水利工程?这不过是顾行晋余党为了一己之私,想要从中谋取利益罢了!”他的声音尖锐刺耳,充满了恶意和诋毁。

其他守旧派大臣也随声附和,朝堂之上顿时吵成一团。有的大臣挥舞着手臂,大声叫嚷;有的大臣则摇头晃脑,满脸不屑。支持新政的大臣们则据理力争,他们涨红了脸,试图用事实和道理说服守旧派。一位年轻的新政派大臣激动地说道:“陛下,水利工程虽然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从长远来看,它能大大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库收入。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新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他听着两派的激烈争论,心中的天平又开始摇摆不定。他既希望国家能够发展,新政能够带来好处,但又担心新政会引发社会动荡,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和迷茫,仿佛在黑暗中寻找方向的旅人。

支持新政的大臣们虽据理力争,但在守旧派的围攻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他们的声音被守旧派的嘈杂声所淹没,显得十分微弱。守旧派们凭借着人多势众和在朝中的势力,不断地对新政派进行攻击和打压。

顾行晋在府中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焦急和忧虑。他知道,如果这次提议被驳回,新政的推进将会更加艰难。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航行的船只,如果失去了一次前进的机会,可能会被汹涌的海浪彻底吞没。

于是,顾行晋决定写一份详细的水利工程计划书,呈递给新帝。他坐在书桌前,铺开纸张,拿起毛笔,开始认真地撰写。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合自己对新政的理解和对农业水利的认识,详细阐述了水利工程对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国库资金,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他在计划书中写道:“水利乃农业之命脉,兴修水利,可灌溉农田,防旱抗涝,提高粮食产量,惠及百姓。国库资金虽有限,但可通过合理规划、节约开支,确保工程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同时,他还附上了各地因水利设施不完善而导致粮食减产的详细数据,以证明水利工程的紧迫性。这些数据都是他派人深入各地,经过仔细调查和统计得来的。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他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和关怀。

然而,当顾行晋托人将计划书呈递给新帝时,却遭到了守旧派的阻挠。守旧派们就像一群贪婪的恶狼,时刻守护着自己的利益,不容许新政有任何进展。他们在新帝面前诋毁顾行晋,称这份计划书不过是顾行晋想要重新掌权的手段,不可轻信。一位守旧派大臣谄媚地对新帝说道:“陛下,顾行晋心怀不轨,他写这份计划书,就是想借此机会重新回到朝堂,掌控大权。他根本不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着想。”

新帝听了这些话,对顾行晋的计划书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将其搁置一旁。他的心中已经被守旧派的谗言所影响,对顾行晋产生了更多的疑虑和猜忌。顾行晋得知此事后,心中满是无奈和愤怒。他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怒火。他为了新政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却被守旧派恶意诋毁,被新帝误解。但他并未放弃,他知道,想要重新获得新帝的信任,需要更加耐心和智慧。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帝对顾行晋依旧冷淡,顾行晋的官职也始终没有恢复。他就像一颗被遗忘的星星,在黑暗中独自闪烁。朝堂之上,新帝开始重用保守派官员,凡是保守派提出的建议,新帝大多会予以采纳。而顾行晋暗中支持的新政派官员的声音,在朝堂上愈发微弱。他们在守旧派的打压下,渐渐失去了话语权。

一次朝会上,一位新政派官员提出要改革科举制度,选拔更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这是新政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打破传统科举的弊端,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然而,守旧派们立刻群起而攻之。一位守旧派老臣愤怒地说道:“祖宗之法不可改,科举制度已经实行多年,岂能随意更改?这是对祖宗的大不敬!”

新政派官员们试图解释,但在守旧派的强大压力下,他们的声音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新帝听了守旧派的话,也没有支持新政派的提议,改革科举制度的计划就这样被搁置了。

“顾大人,你说咱们接下来该不该继续。”一位新政派大臣忧心忡忡地找到顾行晋,问道。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迷茫,对新政的未来充满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