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新生(第2页)
谷仓前的空地上,陈禹泽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上,手里拿着扩音喇叭:“今天,咱们要表彰第一批'新生标兵'!他们用双手种下了粮食,也种下了希望——“
话音未落,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王二柱第一个走上台,脖子上挂着大红花,手里捧着崭新的铁犁模型。当陈禹泽把刻着“劳动光荣“的铜质徽章别在他胸前时,这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突然红了眼眶,声音哽咽:“我娘要是知道,她儿子现在不是杀人犯,是能分粮票的种地好手......“
台下,老铁匠李叔抹了把眼泪,从怀里掏出一本磨破了边的《匠作指南》,扉页上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铁能杀人,亦能救人,此乃大道。“安静老师带着孩子们举起用麦秆编的花环,给每个上台的标兵戴上。林澜站在台下,给每个经过的人发用野果腌的蜜饯,轮到叶锦璃时,她故意多塞了两颗:“大魔王今天辛苦了,奖励你的。“
叶锦璃挑眉接过,忽然看见远处的田垄上,有个身影正蹲在那里观察麦苗。她认出那是林缚——那个曾经沉默寡言的蔡国年轻步兵,现在已经是农耕队的技术骨干。月光下,他手里的笔记本沙沙作响,大概又在记录新的种植心得。
夜风送来阵阵麦香,混着灯笼里的松脂味。陈禹泽站在台上,望着台下交织的绿点和蓝点——那是夜视仪里永远温暖的光海。他摸了摸腰间的对讲机,系统今天又传来新任务,但此刻他忽然觉得,比起那些闪烁的奖励,眼前这片正在生长的土地,才是最珍贵的馈赠。
“明年春天,咱们要种更多土豆和玉米,“陈禹泽的声音通过扩音喇叭传向四面八方,“还要在山脚下建一所真正的学校,让孩子们都能读书写字——
“话音未落,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应和声。王二柱举起铁犁模型,喊道:“俺还想学会写信,给家里捎点新麦种!
“林缚站起身,大声说:“我想试试把粟米和小麦混种!“就连一向严肃的叶锦璃,也忍不住插了一句:“水渠旁边该种点柳树,既能固堤又能遮阴。“
林澜望着这一切,忽然想起初到白家村时,那些眼神空洞的俘虏和满脸警惕的村民。如今不过几个月的光景,荒地变成了良田。
刀枪换成了农具,仇恨在汗水里慢慢溶解,新生的种子在血与火中破土而出。
她摸了摸胸前的工牌,上面“林澜医疗组“的字迹被磨得有些模糊,却比任何时候都更让她心安。
月亮爬上树梢时,表彰大会变成了篝火晚会。
不知谁抱来一把用树枝做的木琴,钱瑞敲着空罐头盒打拍子,小栓子和小花举着用南瓜刻的灯笼转圈。
叶锦璃靠在哨塔上,望着火光中翩翩起舞的人群,忽然发现林澜不知何时坐到了她身边,手里捧着个布包。
给你的。“林澜打开布包,里面是双新做的皮靴,靴筒上绣着麦穗图案,“看你旧靴子磨破了,让柳茵帮忙做的。“
叶锦璃挑眉接过,指尖触到靴底的防滑纹路,分明是按照她平时骑马的习惯缝的。
“谁要你......“话没说完,她忽然看见布包底层露出一角图纸,正是她上个月画废的《风力磨坊设计稿》。
林澜笑着站起身:“陈禹泽说明年要建磨坊,缺图纸呢。
“她拍了拍裤腿上的草屑,“走啦,该去给值夜的士兵送姜汤了——大魔王要不要一起?“
叶锦璃低头看着手里的皮靴和图纸,忽然站起身,把图纸往怀里一塞:“先说好,我只负责看他们有没有偷懒。“
“是是是,大魔王最严格了。
“林澜忍笑前行,月光给她的发梢镀上一层银边,叶锦璃跟在后面,靴底踩过干透的草叶,发出沙沙的响声。
远处,陈禹泽的扩音喇叭又响起来,这次播的是李家村孩子们新学的算术歌,稚嫩的声音乘着夜风,飘向漫无边际的麦田。
在这片被鲜血灌溉过的土地上,新的故事正在悄然书写。
那些曾经握过刀枪的手,如今正温柔地抚摸麦苗;
那些见过杀戮的眼睛,如今正贪婪地读取知识的光芒。
当篝火渐渐熄灭,当晨雾再次漫过原野,没有人知道未来还会有多少挑战。
但此刻他们都清楚——只要双手还能劳动,只要心中还有希望,这个被战火撕裂的世界,终会在他们的掌心重新拼合,绽放出最璀璨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