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又是一年年关将至!
有他在,我们国家的工业,何愁不兴!
白杨将周部长的赞誉,以及肩上“擎天计划”总设计师的重任,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这个项目,与他过去依赖系统技术不同,它需要完全依靠国内现有的科研力量,从零开始,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
这意味着,他必须将自己所掌握的超前理念,结合当下国内的实际情况,一步步地去实现。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磨砺和成长。
接下来的日子里,白杨几乎将所有精力都倾注在了“擎天计划”上。
他的办公室里,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他不再仅仅是宏观的战略规划者,更是一个深入一线的技术指导者和问题解决者。
他频繁穿梭于各个攻关小组之间,从液压系统的微型阀门设计,到控制算法的每一个逻辑单元,再到新型合金材料的配比实验,他都会亲自过问,甚至提出关键性的改进意见。
在液压团队,王老院士曾为一个超高压密封件的材料选择而苦恼。
传统的橡胶密封圈在极高压力下容易失效,而国外先进的金属密封又缺乏成熟工艺。
白杨结合他对材料科学的理解,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将一种在航空领域初露端倪的特殊高分子复合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尝试应用于密封件。
这个想法让王老院士眼前一亮,虽然风险不小,但其理论可行性却极高。
经过数周的紧张实验,这种新型密封件果然表现出惊人的抗压能力,为超高压液压系统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在控制团队,李明教授的团队在构建“大数据智能诊断平台”时,遇到了数据传输速率的瓶颈。
重型机械在高速运转时产生的海量微观形变数据,传统的传输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实时分析的需求。
白杨在一次讨论中,随手在白板上画出了一个基于光纤通信的初步架构图,并提出了多路并行传输和边缘计算的概念。
这在当时还属于非常超前的理念,但李明教授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潜力。
在白杨的指导下,团队开始着手研制国内第一套用于工业控制的光纤数据传输模块,虽然过程异常艰辛,但每一点进展都让团队成员们兴奋不已。
而在材料团队,陈国强主任的重机院在新型高强度轻质合金的熔炼过程中,总是无法彻底解决内部微裂纹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材料的整体强度和疲劳寿命。
白杨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并结合自己脑海中系统提供的知识碎片后,提出了在熔炼过程中引入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振动,以优化晶体结构,消除微裂纹。
这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方法,在经过反复试验后,竟然真的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白杨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技术报告、实验数据和图纸。
他常常只靠几块饼干和一杯凉水,就能工作到凌晨。
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样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中飞逝而过。
“擎天计划”的核心技术攻关,在白杨的带领下,已经从最初的概念设想,逐步转化为具体的实验数据和原型模块。
超高压液压系统、智能自适应控制系统、新型功能材料和大数据智能诊断平台这四大核心方向,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初步形成了协同攻关的良好态势。
整个计划,已经稳稳地进入了正轨。
白杨也终于能够从高强度的技术攻关中稍稍抽身,喘一口气。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端起桌上的茶杯,一饮而尽。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白杨应道。
助理小李推门而入,他手里拿着一份报告,脸上带着一丝喜色:“白所,香江那边传来消息,娄老板回来了,现在在四九城涉外酒店,说是等着您召见,汇报工作。”
白杨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知道,娄广成每年都会回来汇报一次工作,算算时间,也确实差不多了。
“知道了。”白杨平静地点了点头,“你通知下去,我忙完手头这点,午饭时间就过去。”
“好的,白总。”小李应声退下。
白杨又埋头处理了一些紧急文件,直到桌上的座机响起,是小李提醒他午饭时间到了。
他这才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迈步走出办公室。
当白杨乘坐的黑色红旗轿车驶出研究所大门时,几辆黑色轿车和吉普车已经悄无声息地汇合过来,一前一后,将他的座驾护在中间。
这是为他配备的安保力量,自从他担任“擎天计划”总设计师后,安保级别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车队驶上宽阔的街道上,沿途的交通似乎都变得异常顺畅。
一些路口,甚至能看到身着制服的交警提前进行疏导。
白杨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心中却并没有太多的波澜。
这种高规格的安保,他早已习以为常。
涉外酒店,作为当时四九城接待外宾和重要人物的场所,一向戒备森严。
今天,这里的气氛更是显得格外紧张。
酒店外围,身着便装的安保人员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的一切。
酒店大堂,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此刻也已不见踪影,只有几名酒店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在岗,显得异常空旷。
酒店内部,几个关键楼层更是实行了临时清场,确保白杨的行程绝对安全。
与此同时,在涉外酒店顶层的一间豪华会议室里,娄广成早已等候多时。
他身着一套裁剪合体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和期待。
他面前的会议桌上,摆放着厚厚一摞财务报告和市场分析文件。
当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白杨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稳步走了进来时,娄广成立刻起身,脸上堆满了笑容。
“老板!您来了!”娄广成快步上前,伸出双手,热情地握住了白杨的手。
白杨微微颔首,脸上带着一丝温和的笑容:“娄老板,辛苦了,一路舟车劳顿。”
“不辛苦不辛苦,能为白所分忧,是我的荣幸!”娄广成连连摆手,将白杨引到主位上坐下。
待白杨落座后,娄广成也坐了下来,他清了清嗓子,拿起面前的报告,正式开始汇报工作。
“白所,向您汇报。香江分公司今年的业绩,与去年基本持平,总盈利在百亿美金出头。”娄广成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这个数字在1978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让任何一个跨国公司为之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