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擎天计划
研究所的年终奖消息,如同插了翅膀一般,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传遍了整个研究所,甚至扩散到了部里。
“听说了吗?今年的年终奖,白所要发去年的三倍!”
“真的假的?三倍?!那不是每个人都得上千块钱了?”
“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白所的批示了!而且,这次不是大锅饭,是按项目贡献来发!”
“天啊!这下可好了!我那个项目组今年可是出了不少成果,这下可要发财了!”
整个研究所都沸腾了,欢呼声、议论声此起彼伏。
许多原本对年终奖不抱太大希望的科研人员,此刻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知道,这是白杨总工程师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大肯定。
那些曾经被压制、被埋没的科研人员,更是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奋。
他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公平,看到了未来。
在科研一室,小王的项目组里,气氛更是热烈。
“小王工程师,您听说了吗?年终奖三倍啊!这都是您的功劳啊!”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激动地对小王说道。
小王笑了笑,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他的功劳,更是白杨总工程师的魄力和远见。
“大家努力工作,应得的。”小王平静地说道,但他眼中也闪烁着一丝喜悦。
他知道,白杨总工程师的每一个决定,都在推动着研究所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将手中的项目做到极致,不辜负白杨总工程师的信任,不辜负国家对他的期望。
……
与此同时,在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启民的办公室里。
赵启民部长刚刚听完白杨的电话汇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个白杨啊,真是个人才!”赵启民部长对身边的秘书说道:“不仅科研能力突出,这管理研究所的魄力,也是一流啊!”
秘书连连点头:“是啊,部长。白总工程师这次的年终奖改革,在部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说,白总工程师是真正把人才放在第一位的人。”
赵启民部长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没错!就是要这样!要让那些真正有能力、有贡献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才能让我们的科研事业,真正腾飞起来!”
他沉思片刻,又说道:“你通知下去,让中财部祁部长那边,对第五机部今年的科研经费,再追加一部分。白杨那边,既然要搞大动作,就不能让他有后顾之忧!”
“是!部长!”秘书立刻应道。
赵启民部长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
接下来的日子里,xx研究所的年终奖分配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白杨总工程师的亲自监督下,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加班加点,严格按照项目贡献和个人绩效进行核算。
那些在过去一年里,在各个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而那些混日子、不思进取的人,则只拿到了微薄的保底奖金。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整个研究所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许多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式,认识到只有真正付出努力,才能得到认可和回报。
研究所内部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争先恐后的良好氛围。
大家不再抱怨,不再攀比,而是把精力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努力为研究所、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
数天后,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午后。
办公室内,内线电话响了起来。
白杨拿起电话。
“白杨啊,最近忙什么呢?”
白杨微微一笑:“老周,您怎么有空给我打电话了?”
“哈哈,听说你小子最近在研究所里搞得风生水起啊!年终奖发了三倍,把整个部里都震动了!”周部长爽朗地笑道,语气中充满了赞赏。
“周部长过奖了,这都是大家努力的结果。”白杨谦虚地说道。
“别谦虚了,你小子有几斤几两,我还不清楚吗?”周部长笑着说道,“不过,我今天打电话给你,可不是为了夸你。我这里,有一个项目,想听听你的意见。”
白杨心中一动,知道周部长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周部长请说。”
“是这样的,最近部里正在研究一项关于重型机械动力系统的项目。这个项目非常重要,关系到我们国家工业发展的命脉。”周部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是,这个项目的技术难度非常大,我们部里现有的技术力量,还不足以完全攻克。”
他顿了顿,又说道:“我想问问你,对这个项目,有什么看法?有没有兴趣,也参与进来?”
白杨听到“重型机械动力系统”几个字,顿时明白是什么了。
“周部长,我对这个项目非常感兴趣。”白杨毫不犹豫地说道,“如果部里需要,我愿意全力以赴!”
“好!我就知道你小子不会让我失望!”周部长高兴地说道,“这样吧,明天上午,你来我办公室一趟,我们详细聊聊这个项目。到时候,我还会请几位专家过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是!周部长!”白杨立刻应道。
……
第二天一早,白杨便乘坐专车,来到了第一机械工业部周部长的办公室。
当白杨走进办公室时,周部长已经等在那里了。
除了周部长,办公室里还坐着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以及一位看起来四十多岁,气质儒雅的中年人。
“白杨,你来了!”周部长看到白杨,立刻起身迎了上来,热情地握住白杨的手,“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是液压机研究所的老王,他在这个领域耕耘数十年,经验丰富!”周部长指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介绍道。
白杨连忙上前,恭敬地伸出手:“王老,久仰大名!”
王老院士也笑着握住白杨的手,眼中带着一丝审视和赞赏:“白总工程师,你的名字我可是如雷贯耳啊!年轻有为,不错不错!”
“这位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的李明教授,他在控制系统方面,也是国内顶尖的专家!”周部长又介绍了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老者。
白杨再次上前问好。
“好了,人都到齐了,我们坐下聊吧。”周部长招呼大家落座。
众人围坐在会议桌旁。
周部长清了清嗓子,率先开口道:“今天请大家过来,主要是为了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重型机械动力系统。”
他将项目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目前面临的困难,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一遍。
“这个项目,对我们国家的工业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能成功攻克,将大大提升我国重型机械的国际竞争力。”周部长语气严肃地说道,“但是,它的技术难度确实很大,需要多方面的技术力量协同攻关。”
他看向周培明院士:“老王,您在液压领域是权威,对这个项目,您有什么看法?”
王老点了点头,沉吟道:“这个项目,核心在液压力的控制和倍增。目前我们在这两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倍增,需要搞质量材料和高质量液压油作为支撑。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李明教授也补充道:“是的,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重型机械的运行环境复杂,对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要求极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周部长看向白杨,眼中带着一丝期待:“白杨啊,你对这个项目,有什么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白杨身上。
白杨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道:“从技术层面来看,动力是核心。但除了这些,我认为,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材料,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尤其是材料,材料不到位,那么就无法支撑如此大的力道,即便再好的想法,也难以发挥作用。”
“……”
白杨的发言,条理清晰,思路开阔,让在场的专家们都眼前一亮。
周培明院士点了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白总工程师的分析很到位,很有见地。”
白杨的发言,条理清晰,思路开阔,让在场的专家们都眼前一亮。
王老院士点了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白总工程师的分析很到位,很有见地。尤其是材料,确实是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内在超高强度合金和新型复合材料方面,与国际顶尖水平仍有差距。”
李明教授也推了推眼镜:“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重要性,过去我们确实有所忽视。重型机械在极端工况下的数据,往往是瞬时且复杂的,如何精准捕捉、实时分析,并反馈给控制系统,这需要一套全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周部长脸上笑意更浓,他看向那位气质儒雅的中年人:“陈主任,你觉得呢?你们重机院在材料和结构方面,可是国内的排头兵。”
被称作陈主任的中年人,名叫陈国强,是第五机械工业部下属重型机械研究院的副院长。他一直默默观察着白杨,此刻听到周部长点名,他沉吟片刻,目光落在白杨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白总工程师的观点,非常具有前瞻性。尤其是他提到,除了现有的液压和控制技术,还需要从底层材料和数据维度进行突破,这与我们院正在探索的方向不谋而合。”
他顿了顿,又说道:“不过,白总工程师,您刚才提到‘数据采集和处理’,具体是指哪些方面?我们目前也有一套数据监测系统,但效果并不理想。”
白杨微微一笑,他知道,这是对方在试探他的深度。
“陈主任,我指的数据采集,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白杨不疾不亢地说道,“更重要的是,要采集机械在运行过程中,每一个关键受力点的微观形变、疲劳累积、甚至材料内部的分子结构变化等数据。这需要结合高精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量技术,以及高速数据传输网络。”
他伸出手指,在桌面上虚画着:“至于处理,则需要构建一个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分析平台。它能够实时识别异常模式,预测潜在故障,甚至根据工况变化,动态调整液压输出和控制策略。这套系统,将是整个动力系统的‘大脑’,而非简单的‘监控器’。”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王老院士和李明教授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震惊。他们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但白杨提出的概念,已经超越了他们传统认知的范畴,直指未来。
陈国强更是脸色微变,他没想到白杨的思路如此超前。他们重机院也曾设想过类似的智能系统,但苦于技术壁垒和理论空白,一直停留在概念阶段。
“白总工程师,您……您对这方面有深入研究?”陈国强语气变得郑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