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鸟2023 作品

第448章 先有尖刀,再有体系。先求精锐,再求规模(第2页)

 

赵副**的眼睛亮了起来。

 

“但是,”白杨话锋一转,“也正因为它是一款超低空突防的飞机,它的大部分任务时间,是利用地球曲率和地形掩护来躲避雷达的。隐形涂料对它的生存率,有提升,但并非是决定性的。”

 

“而且,低空复杂的电磁环境和海面杂波,也会对涂料的实际效果产生一定干扰。将首批最宝贵的产能用在它身上,效费比,不是最高的。”

 

赵副**的脸色,也黯淡了下去。

 

白杨的分析,句句在理,他找不到任何反驳的切入点。

 

最后,白杨的目光,落在了满脸期待的王海涛副**身上。

 

“所以,我的选择是,空军的‘龙腾’。”

 

王海涛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但又立刻意识到场合不对,连忙收敛,可那股喜悦怎么也藏不住。

 

白杨没有理会他的失态,继续用他那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语调,阐述着自己的最终结论。

 

“选择‘龙腾’,同样有三个理由。”

 

“第一,平台最优。‘龙腾’是我们目前最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它的气动设计本身就考虑了一定的隐身特性,原始rCs值在所有机型中是最小的。”

 

“它的发动机更先进,红外信号强度相对可控,我们的抑制技术能发挥出最大效果。”

 

“最关键的是,我们所有的测试,都是在‘龙腾’平台上完成的,我们拥有最完整的数据,最成熟的工艺,可以确保涂料性能100%发挥,将技术风险降到最低。”

 

“第二,战术价值最大。一架隐身的‘龙腾’,将成为悬在敌人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头顶的噩梦。”

 

“它不再需要和对方的护航战斗机进行缠斗,而是可以利用隐身优势,悄无声息地突破防线,直接猎杀对方的体系节点。”

 

“打掉一架预警机,比击落十架战斗机的意义更大。这是一种全新的,不对称的作战模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白杨的音量微微提高,目光扫过全场,“各位首长,‘幽灵’涂料不是一件装备,它是一个体系的开端。我们不仅需要隐身的飞机,更需要懂得如何驾驭它的飞行员,懂得如何指挥它的指挥官,懂得如何保障它的地勤人员。”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战术、全新的训练大纲、全新的作战条令。而一个战斗机大队,是实践这一切的最佳‘试验田’。”

 

“我们可以在这里犯错,可以在这里摸索,用最小的代价,为全军趟出一条路。”

 

“当这条路走通之后,我们积累的经验,就可以顺利地推广到‘飞豹’、未来的隐身轰炸机,乃至海军的战舰上。”

 

“先有尖刀,再有体系。先求精锐,再求规模。这,是我对第一批‘幽灵’涂料使用的最终建议。”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白杨的分析,层层递进,逻辑严密,从技术可行性,到战术价值,再到长远的战略规划,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滴水不漏。

 

这番话,彻底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即便是被否决了方案的赵副**和老**,此刻看向白杨的眼神里,也只剩下了纯粹的欣赏和叹服。

 

“好!”陈**将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赞许,“分析得好!透彻!深刻!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科学的、严谨的决策态度!”

 

他环视全场,沉声宣布:“我同意白杨同志的方案!**的正式命令,明天就会下达到空军**部!第一批‘幽灵’,就给‘龙腾’!空军要立下军令状,半年之内,必须给我形成初始战斗力!有没有问题?”

 

“保证完成任务!”王海涛“霍”地一下站起来,挺胸敬礼,声音洪亮如钟。

 

……

 

随着最高决策的尘埃落定,整个机器的齿轮,开始以一种更加精准而高效的方式,围绕着“幽灵”项目疯狂转动。

 

白杨的生活,也再次回归到了那种紧张而有序的节奏中。

 

每天,他都像一个陀螺,在研究所的各个实验室、791厂的生产车间、以及空军的秘密试飞基地之间连轴转。

 

他要亲自监督涂料的生产工艺,确保每一批产品的参数都完美无瑕;

 

他要和空军的顶尖飞行员、战术专家们一起,通宵达旦地研究新的空战战术;他还要着手规划下一代隐身材料的研发方向……

 

他就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来自各个领域的知识,然后又像一个引擎,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推动整个项目前进的强大动力。

 

时间就在这种忙碌中悄然流逝。

 

这天下午,白杨刚刚结束了一场关于“龙腾”隐身状态下雷达告警系统软件算法的研讨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办公室,准备泡一杯浓茶提提神。

 

就在这时,他的秘书,小李,敲门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古怪的神色。

 

“所长,外贸部的刘部长刚才来电话,说有点事情想跟您通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