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疑路 作品

第73章 弟恭兄不友,子孝父不慈(第2页)

 “嗯,这就是琅琊王的意思。” 

 “你是说,其实你是父王的密探?” 

 “哎,这可是你自己猜出来的哦?” 

 “难怪了,我说嘛,我从宣城出来,一直小心谨慎,行踪除了父王,谁都不知道,却恰好能遇到出来打猎的阿妙。那一路上追杀我的匪徒,把沈老板给我的护卫都杀尽,独独留我一人。这些该不会,也是舅父的手笔吧?” 

 “啊,这个嘛。我是不会承认的。你们的姻缘是天注定的,可不是我安排的。” 

 “舅父,你还真是能给我惊喜。” 

 “惊喜的还在后面,你想好了给王敦什么见面礼了吗?” 

 “见面礼?我吗?舅父看我这全身上下,财物不早就被你的官贼抢了去吗?” 

 “哎,可不能这么说。那是一伙山贼,阿妙能把他们打跑,把你救下来就不易了。” 

 “那要不了舅父先借我一些,我回到宣城了,再还给舅父。” 

 “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借不借的。将来你君临天下,我自然也就权倾天下。但我说得不是这些身外之物,这一来一去的,杜弘在江州四处搜刮的钱财,早进了大将军的府邸。” 

 “哪,依舅父所见,我应该送些什么哪?” 

 “投其所好。” 

 “王敦喜欢什么?” 

 “他喜欢荆州。” 

 “我也没有权力把荆州给他啊?再说了,父王那边有不能同意啊?” 

 “陶侃,大家都不放心,你就举荐一个大家都放心的,不就是最好的见面礼嘛?” 

 “有这样的人嘛?” 

 “不是现成的吗?他的母亲,也姓夏侯。” 

 “你是说,王廙王世将?” 

 “正是。” 

 “既然你这么讲了,那就是父王的意思了?” 

 “我可没这么说啊。” 

 “那陶侃会善罢甘休?” 

 “那不是正好嘛?他们只要一打起来,你的机会不就来了吗?” 

 “有道理。” 

 马车刚看到庐陵城时,就有一排将官站在城门外迎候。 

 “宣城公一路辛苦。羊太守护佑王子免遭贼祸,劳苦功高。” 

 王敦率众来迎,把几人让进了府衙。 

 “大将军,您是元帅,请上座。” 

 “宣城公,君臣有别,不要为难臣。” 

 司马裒一番推让后,还是坐到了帅位上,顺手还一把拉过王敦,夹住对方的胳膊,坐在了他身边。 

 “现在庐陵太守已经归来,虞太守是不是交接一下工作,尽快返回南康,毕竟那边离广州更近,王机蠢蠢欲动。” 

 “不行,庐陵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完,虞太守不能走。” 

 王敦毫不客气的顶了回去,他本来也没把这个实际上屁权力都没有的备份王子放在眼里。 

 “江州的战事已经结束。大将军是不是该移镇武昌,以便围歼蜷缩在长沙郡的杜弢?” 

 司马裒也柔中带刚的提醒对方。 

 “这事情就不劳宣城公操心了,宣城公还是快些回归宣城,王爷已经来信催了几次了。” 

 “我刚来就赶我走,看来,我是不太受欢迎啊。” 

 “实在是刀剑无眼,怕伤到宣城公。” 

 “无眼不打紧,最怕有眼无珠。” 

 “宣城公一味刺探军情,可是带了军令前来?” 

 “哪怕是远在天边,该守的规矩,还是应该守的。” 

 “宣城公也觉得戴若思更合适来当这个元帅?” 

 “他那一箭,可是还留在我胸前哪。”司马裒指了指领口下方的一处伤疤,那是上次王籍之婚宴时,他做绍世子替身时,受得箭伤。 

 “案子不是还没结论嘛?宣城公就急着给戴渊定罪了?” 

 “他有没有罪,难道大将军不清楚?我听说湓口大将军的行营,也被攻破过?” 

 “宣城公,这话,可不好乱讲。戴渊虽说以前是个打家劫舍的莽夫,但人家现在可是王爷身边的红人。宣城公还是不要给臣招惹猜疑才好。” 

 “大将军还怕猜疑?” 

 “三人成虎,曾子之母尚且逾墙而走。” 

 “那大将军更该留下我当个监军,也好堵一堵悠悠之口,免得有人说大将军久拖不战,意欲谋私。” 

 “嗐,建康的这些名士们,正事一件不干,这种背后拆台的事情,倒是顺手的很。宣城公如果能前来训示,自然是求之不得。” 

 王敦的态度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变得一下子让司马裒有些接受不了。 

 难道是,提到了戴渊,他引起了共鸣,就放下了成见? 

 “既然,羊太守平安归来,但督粮的事情,就还是羊太守来做吧,毕竟羊太守的地头人头都熟,谁家有粮,谁家没粮,都清清楚楚。” 

 “大将军,这是让我舅父再当这个坏人喽?” 

 “怎么?羊太守,不合适嘛?” 

 “合适,再合适不过了。下官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你能有这样的觉悟就很好,你们三个都下去吧,商量商量怎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把钱粮和人心都搞定。” 

 王敦打发了羊聃、虞潭、周访三人。 

 “宣城公,是在赌命?” 

 “看来,我好像是赌赢了。” 

 “你知道的,建康,有很多人想让你死。” 

 “所以,我才到大将军这里来啊?” 

 “我有时候也身不由己,你听说过平子的事情吧?那就是茂弘从建康来了一封信,信上写着——勿使羌人东行。” 

 “哦?大将军告诉我这致命的把柄,难不成是改了主意?” 

 “我想看看,是不是值得。” 

 “我不喜欢提前允诺自己现在做不到的事情。” 

 “哦?那就是说,宣城公现在还有能做到的事情?” 

 “荆州。” 

 “荆州?陶侃早就派马隽、郑攀占了江陵。一早也答应他,灭了杜弢就复他荆州刺史的官职。” 

 “大将军装糊涂?” 

 “哦?宣城公明白我的意思?” 

 “大将军想得不太可能,但,双方可以各退一步。” 

 “世将?” 

 “不错。” 

 “也好,算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一个选择。” 

 “大将军打算如何处置陶侃?” 

 “处置?” 

 “难道大将军就能容忍陶侃这种三番四次的挟功邀赏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