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疑路 作品

第67章 王宠妃自傲,母嫌父爱迟

司马睿看着群臣纷纷议论律法禁令中的条款,总算是有点认真办事的模样,大手一挥,说道,

 “众卿,这么吵吵嚷嚷的也没个准主意,不如都将奏疏送到尚书台,由尚书台整理后,张榜公示,众卿看如何?”

 晋王的话,还是有点用的。

 尤其是对站着的那些朝臣,

 虽然是上朝给不了几个钱,一年的俸禄还没黑邻里几亩地来得多。

 但好处就是可以自己给自己定免税的条款,这样又能以免税去引诱一些地主把土地挂在自己名下,慢慢的把他们有吃干抹净。

 听到了晋王这句话,七嘴八舌的群臣也停止了交流,等待着晋王的下班指令——

 果然,等了不一会儿。

 晋王就宣布三朝,只把床上那几位,和王羲之一块留了下来。

 几人还以为晋王有什么机密要谈,结果晋王开口说道,

 “这一年,风云变幻,诸公都忙坏了吧。我这麟儿耀祖今天就满月了。请诸公和孤分享这份喜悦。”

 晋王起身就往后宫走,众人也紧紧的跟了上去,不多时,就看见郑阿春抱着司马焕站在了百花丛中。

 “阿春,来,过来,把耀祖抱过来,让大家看看咱们家耀祖。”

 晋王话音刚落,郑阿春就抱着司马焕走了过来,

 众人刚要见礼,晋王摆了摆手,说道,

 “哎,今天是家宴,这在座都是自家人,不需那些礼节,反倒显得生分了。”

 晋王说这话,当然也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反正他心里清楚——

 别人不好说,西阳王和王敦是肯定不会行礼的。

 与其整一脸尴尬,不如机智一波。

 众人挨个夸赞过司马焕,不愧是人中之龙,生下来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天生就带着灵气和威严。

 晋王一边得意的笑,总算生了个好儿子,一边说道,

 “各位都是孤的左膀右臂,看孤这王宫,自从虞妃之后,主位空悬,郑妃一直恪尽本分,待诸子如亲子一般,现在又诞下麟儿,开枝散叶。诸位觉得这王后之位,是不是可以让阿春试试?”

 能座到八张床上的,哪个不是装糊涂的高手?

 听到晋王要打明牌,而且还是当着太子司马绍的面,况且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太子的母亲荀妃可还在乌衣巷里藏着哪,这要是哪一天太子登了位,不就是妥妥的一只小鞋吗?

 晋王见没人搭理他,又想起了他那贴心的侄子王羲之,问道,

 “逸少,你说郑妃当不当得起这个后宫之主?”

 王羲之也没想到,这口锅能够绕过衮衮诸公,直接落他一个新任秘书郎身上。

 王羲之看了一眼太子司马绍,司马绍递给他一个拜托的眼神,说道,

 “大王可是要破格提拔微臣?让微臣出将入相?要不然怎么会垂问微臣这种事情?”

 晋王一看,碰了软钉子,只好调头来问太子司马绍,

 “阿绍,你说这国不可一日无君,父王的后宫之主空悬这么久了,要是再不立一个王后,只怕生了乱子。”

 司马绍看了看晋王,又看了看郑阿春,说道,

 “后宫之事,是父王圣心独裁之事。父王不必在意外人的看法。父王不管是选石妃、王妃,儿臣都会奉之如亲母,当不违孝道。”

 司马绍态度很明确,哪怕司马睿装聋作哑,当做荀妃已逝,不想母凭子贵,给荀妃该有的待遇。

 那司马绍能接受的底线,就是——

 这个人,只要不是郑阿春。

 阿猫阿狗都可以。

 太子司马绍摆明了立场,这事情就好办多了。

 首先表态的,就是上了一趟朝,丢掉两个帮手的西阳王司马羕——

 司马羕附和着司马绍的话,说道,

 “阿睿,既然这是家宴,那王叔就倚老卖老一次,你可不要见怪哦?这于情哪,故虞妃是正妻,她的位置还没有定下来,怎么能去考虑后续之人哪?”

 司马羕不顾司马睿越变越难看的脸色,继续说道,

 “于理哪,自古母凭子贵,石妃、王妃也是各有所出,这耀祖虽然颇有些灵气,但未出襁褓,福祸难知,现在要是强立郑妃为后,只怕夺了耀祖的命数。”

 司马睿已经被西阳王这两句话,气得鼻子都歪了——

 好家伙,就因为我今天在殿上把你的哼哈二将汝南王、南顿王都给贬回封地了,你就给我下绊子?

 既然你不仁,别怪我不义。

 晋王转身就问王导,

 “茂弘,你看这事情?”

 王导双手按着太阳穴,来回摩擦,说道,

 “大王,你也知道臣,一向惧内,养几个外室都躲躲藏藏的,都快成了建康城的笑话了。这曹氏又和故虞妃姐妹情深,她要是知道臣不替故虞妃说句公道话,那臣只怕三天进不了家门了。”

 晋王又向王敦递了眼神,

 王敦连忙求饶,说道,

 “大王,你是知道的,襄城公主眼里可不揉沙子,臣实在是无能为力。”

 晋王再看向陆晔,

 陆晔就说得更干脆了,

 “大王,立宠不如立德,石妃年长,把东海王教导的如此出众,又为大王管理后宫多年,依臣看,当追立故虞妃后,扶正石妃。”

 东海王司马冲一听,

 行,陆老叔够意思,有事是真上。

 陆晔都为石妃出头了,作为儿子的司马冲自然不能不说话,

 “儿臣也觉得陆大人说得有道理。”

 晋王这时已经一个头,两个大了,

 只能把最后的希望放在纪瞻身上,说道,

 “思远,你怎么看?”

 纪瞻,那可是整个江南,装糊涂的最高峰,自然是答得滴水不漏,

 “依臣愚见呐,太子之言至孝,西阳王之语在理,陆常侍说得有蛮有道理,大王无论最后采纳谁的意见,臣都赞同。”

 晋王可就剩纪瞻这最后一根稻草,毕竟这个老狐狸可是当年第一个和他们这些南渡的人交好的吴人,交情还在。

 “思远呐,孤是问你的想法?”

 纪瞻又装起了耳聋,说道,

 “哦,大王是问臣吃点什么?臣都行,没有忌口。”

 晋王走过去,贴着纪瞻的耳朵,说道,

 “孤是问你,赞不赞同,立郑妃为后?”

 纪瞻继续装聋,说道,

 “哦,大王问臣,今年贵庚?不贵,六十有五了,老了,不中用了,这上来一上午朝会,就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