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柚子的小胖妞 作品

第910章 爷爷和我爹?老朱要削朱老四(第2页)

 “如若,你真的只是将一些有罪的藩王,进行削藩,你确实非常成功。”

 “你也没有任何错误,但是,你想要的,真的只是仅仅削了这一些不法诸王的藩吗?”

 “所以。你要在削藩之前必须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要削藩,你削藩不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掌控更多的权力,能够集中朝廷的权力,为己用吗?”

 “可最终你进行削藩,反而让别人找到了突破口,让你再也无法进行削藩,等到时候你追悔莫及。”

 “你哪怕再愤怒,又有何用?”

 “难道你还要强行削藩不成?强行削藩,天下百姓如何看待你天下百姓,会理解你吗?”

 “到时候,别说是大明王朝,所有的百姓,都会为这一些藩王鸣冤不平,满朝文武,都会觉得你这个皇帝,做错了。”

 “既然你想要区分,那么你就要用对方法快准狠解决这一场削藩,而不是优柔寡断,在这里寻找这些藩王,有什么不法之事。”

 “帝王削藩,有什么理由好找的呢?削藩的由头,由你来定,可你刚开始的削藩由头,就是要惩罚这一些不法的诸王。”

 “那么,最后你又如何才能够对付得了,你想要真正对付的人呢?”

 “所以,不管怎么样,做事都必须得好好想清楚,你最大的敌人是谁,你想要解决的,到底是谁。”

 “不要以为,你拥有整个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拥有百万大军,你就能够一定压制得了这些藩王。”

 “这些藩王可全都是战功卓着,你想要战胜他们,绝非易事。”

 “因此,你现如今想要解决掉你最强大的敌人,如今,就是最好的时机。”

 “而你越给他充足的时间,他的力量,就会越强大。”

 “他的力量越强大,你就越难消灭他们。”

 “一旦他们诸王联合在一起,恐怕,你的皇位,都未必能够保得住。”

 朱标看着面前的朱允炆,摇了摇头,解释道。

 他知道,自己对朱允炆的教导,还是太少了。

 毕竟,自己在这个世界,都已经死了七八年了。

 面前的朱允炆,学习到的治国之道,还是太少,做人也太过仁慈,学到了朱标的仁慈,却没有学到朱标的狠辣。

 帝王不狠,地位不稳。

 对于任何人,都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既然要削藩,那么,就狠狠的削,不能够给他们一丝一毫的机会。

 大不了,掌控权力之后,给他们这一些诸侯王点好处,让他们当个逍遥王爷。

 到时候,让他们安享天年即可。

 “爹,儿臣受教了。”

 朱允炆全身一震,虽然他很能理解朱标前面说的这些话。

 但是,后面的这一些话,还是让朱允炆感觉到,受益匪浅。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朱标会说,他们其实并不是这一个世界的人。

 之所以回来,就是因为他们来拯救自己的十二叔自杀,还有,自己很有可能会因为削藩,而导致丢失了皇位。

 这也让朱允炆感觉到十分的震惊,不过,后面听朱标这番说来,他算是明白了,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自己将朱棣放在了最后一个想要除掉的藩王,才导致自己最终的结果。

 不管这件事情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他都不得不去相信,他知道,朱标一定不可能会欺骗自己。

 随后,爷爹孙三代,在一起好好的叙旧。

 朱允炆才算是知道,自己爹和自己爷爷,居然是过去的时光,穿越回来的,虽然让人有些惊讶,但是,他也不得不相信。

 毕竟,自己可是亲眼见到,自己爹和自己爷爷,早就已经驾崩了。

 现在的朱标和朱元璋出现,确实非常的年轻,如若他们不是穿越回来的,那么,他们又是怎么回来的呢?

 并且这一天朱标和朱元璋也和朱允炆解释了,为什么他会失败,他到底哪里做错了?到底应该怎么去做?

 应该怎么去当好一个皇帝,他才能够不会失败。

 当然,现如今朱元璋和朱标也非常清楚,现在光光一天的时间,想要教好朱允炆,如何能够当好一个皇帝,肯定是不现实的。

 不过,现如今,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决这一些藩王。

 而最强大的藩王,最后造反成功的藩王,也就只有朱棣一个人。

 所以,他们现在要第一个解决的,就是燕王朱棣。

 既然朱标拥有这样的能力,朱元璋也知道自己想要教好朱允炆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现如今,自己确实没有时间教好朱允炆,但是,自己之后还是有时间的。

 只要让朱标能够带着自己经常回来,让他教导朱允炆即可。

 ......

 “爷爷,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四叔,真的会造反吗?”

 “而且,还会成功?”

 朱允炆也看了朱标给他的书,吓得全身发颤,面色发白。

 他没想到,自己最后,居然会沦落到这般下场,而且这罪魁祸首居然还是和自己最要好的李景隆导致的。

 李景隆是自己的表哥,没想到,居然是一个废物,而徐辉祖,虽然是朱棣的小舅子,可是,最后就算是被朱棣兵临城下,也唯有徐辉祖一个人,带领着剩下的有志之士,奋起反抗。

 就算失败了,也能够证明,徐辉祖的忠诚。

 也没想到自己原先那么不信任徐辉组,而徐辉祖居然在最后关头,依旧拼死抵抗燕军。

 他没有因为朱允炆对他的不公,而选择投降,也没有因为朱棣是他的姐夫,而选择臣服,临阵倒戈。

 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自己自作孽,这让他内心充满了苦涩。

 看见了自己的结局,他就知道,最后,自己不是被烧死的,肯定是被朱棣杀死的。

 朱棣说自己自杀烧死了,不过是想要让天下人知道,他没有杀死朱允炆,不想要背负弑帝的骂名罢了。

 自己之所以会屡战屡败,都是因为自己不想要背上弑叔的骂名,也不想要杀死朱棣。

 可谁曾想到,最后朱棣杀死了自己,夺走了自己的皇位,还废除了自己和自己爹的帝号。

 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这让他看见了,也是羞愧难当。

 原本登基称帝,还想要成为一个仁义之君,也想要将整个大明王朝变得更加强盛,对的起自己死去的爹,对的起自己死去爷爷。

 可最终谁曾想到自己居然失败了,而且败得彻彻底底,最终还丢了皇位,这简直就是耻辱。

 “行了,别说这些了。”

 “老四那个逆子,也是时候,该去见见了。”

 “标儿,走吧!”

 朱元璋摇了摇头,现如今,他知道,也不必要说那么多。

 如今大明王朝也算是内忧外患,必须得先尽快解决掉朱棣才行,他也想要看看,朱棣这个逆子,到底还要做什么,没想到,朱棣想要密谋造反。

 要知道,朱允炆可是自己亲自立下的帝王,没想到,朱棣居然想要直接将其击杀,夺走他的皇位,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当年他为什么要取消武庙,就是因为他觉得姜子牙明明只是一个臣子,为什么单独立庙?还成了武成王?

 这不就是大逆不道,倒反天罡吗?

 所以,朱元璋内心是最痛恨这一些造反的逆贼。

 他之所以立朱允炆为皇帝,就说明了朱允炆才是正统皇帝,是朱标的后裔。

 而朱棣,他终究只是一个藩王,他是臣子臣子,造君王的反,这是朱元璋最不允许出现的。

 不管朱棣到底是不是他的儿子,朱元璋都不会允许朱棣怎么做,只要朱棣怎么做了就是乱成贼子。

 哪怕是下地狱见到了朱棣,他得知了此事,也要将朱棣打死。

 最讨厌的就是有人造反,而造反的这个人,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他也绝对不会姑息。

 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猡猡你是一个昏聩之君,百姓流离失所,奸臣乱政。

 那么,朱元璋自然是愿意看见自己这一些儿子清君侧。

 但是,之前朱元璋也是下过命令,一旦朝廷有奸臣作乱,那么各个藩王确实可以进京勤王,可是必须在20天之内,离开京城。

 并且,进京勤王,也必须要有皇帝的旨意,如若没有皇帝的旨意让他们进京勤王,那么,他们就丝毫兵马也无法调动,绝对不可以擅自进京。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朱棣竟然无视自己的祖训,大逆不道,起兵谋反。

 不仅如此,还杀死了自己的亲侄子,这是朱元璋最愤怒的地方。

 恨不得直接一巴掌拍死朱棣,朱棣在怎么样,也比不上朱标,他一个庶子,凭什么夺走朱允炆的皇位?

 所以,现如今,他也打算亲自去看看这个逆子。

 看看这个逆子,到底最后想要做什么。

 是否会直接让他这个当爹的,也一起处理掉。

 既然如今的朱棣已经生成了野心,他倒要看看朱棣有没有这个胆量,杀死自己。

 也要好好的去问问自己这个儿子,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到底是谁让他造反?到底是谁让他滋生野心?到底是谁,让他如此嚣张跋扈?

 居然敢敢违抗自己的命令,这简直就是找死。这让朱元璋内心自然也非常的愤怒,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拥有如此大的胆量,如此嚣张跋扈。

 他内心自然不希望自己一家人会变成如此模样,可是现如今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够看看自己的儿子到底。在自己来到他面前的时候,还是否会想要造反呢?

 如今,朱元璋非常清楚。

 自己这个儿子既然已经如此嚣张跋扈的想要密谋造反了,那么,就已经说明了,他不再是原先的朱棣。

 他内心资深的野心已经让他拥有了登基称帝的意思而登基称帝。可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的,既然他愿意承受这样的代价,就已经说明他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杀死自己的侄子也不在话下。

 这让朱元璋非常愤怒,他可是非常在意骨肉亲情的,所以他也不希望自己儿子和自己孙子斗的这副模样,可现如今他非常清楚。纵然自己内心想可也已经没有了任何机会,毕竟朱棣内心的野心已经深沉,那么就无法消灭。

 现在他只是想要过去看看自己,这个儿子到底想要怎么样。

 他倒要看看,自己前往燕北之后,自己这个儿子,到底会对自己做什么。

 只会恼羞成怒杀了自己这个爹呢?还是想要做什么呢?

 如果自己这个儿子不想要对自己这个老父亲做什么,那他都要问问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嗯。”

 “允炆,先回皇宫吧!”

 “爹和你爷爷去看看你四叔。”

 “你四叔,最终这个麻烦,还是要解决的。”

 “不过,到底是怎么解决,应该如何解决,还是得去看看再说。”

 “这件事情,你爷爷会帮你的。”

 朱标看着面前的朱允炆,笑了笑道。

 “额......!”

 “你这个当爹的不帮,倒是指望咱这个当爷爷的帮了?”

 朱元璋撇了撇嘴,这不是一起去的吗?

 怎么还有自己帮忙的?你这个当爹的,难道不出力?

 “谁留的屁股,自己擦。”

 朱标摊了摊手道。

 “.....!”

 “你这孩子,有你这么当儿子的吗?”

 朱元璋伸出手指着朱标,愤愤道。

 “是,爹。”

 “爷爷,爹,此行,一路小心。”

 “盛庸,路上的安全,你来负责。”

 “另外,调集三千锦衣卫和亲军都护府的侍卫,一同护送太祖皇帝陛下和兴宗皇帝陛下,前往北平,不得有误。”

 “如若路上遇到了什么事情,出了什么事,朕拿你论罪。”

 朱允炆立刻朝着朱标和朱元璋拱手一拜,随后看向身旁的盛庸,冷声道。

 “喏,微臣遵旨。”

 盛庸立刻朝着朱允炆拱手道。

 “另外,这件事情,不得声张出去。”

 “今天的事情,全部都烂在肚子里,谁要是胆敢透露出一句,杀无赦。”

 朱允炆看向周围众人,冷声道。

 朱标和朱元璋还活着的消息,或者说直接从过去穿越回来的消息,一旦传出去,必定会让整个大明王朝都陷入动荡。他们谁能够想到这样的事情居然能够成真,毕竟这样的事情谁也没有遇到过,到底是真是假没有任何人清楚,如果说这件事情传扬出去,很多人会以为这是假的,还有人很可能会觉得他朱允炆这个皇帝当的不称职,所以才会惊扰了朱元璋和朱标两个驾崩的皇帝。

 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这是所有人都能够明白的,更别说是穿越时空的,这根本就不可能。

 既然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为什么朱允炆会这么说呢?一定会有许许多的人抱有怀疑的思想。

 所以,能不传出去,就不要传出去,这是他们皇家的事情,和那一些百姓没有任何关系,不需要让他们知晓。

 “喏。”

 在场的所有士卒纷纷拱手一拜道。

 “行了,准备一下,出发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也没有在意,此去燕北,还得一个月的时间呢!

 路上,他也想去看看,如今的大明王朝,到底变成什么样了。

 “喏。”

 所有人躬身一拜。

 之后就下去准备了,在准备好之前,朱元璋又和朱允炆聊起了,自己驾崩之后发生了哪一些事情。

 ......

 很快,盛庸等人就准备妥当,一路朝着北平的方向而去。

 而在此赶路期间,朱标离开了这个世界,前往处理其他的事情,唯独朱元璋一个人,坐在马车内,看着周围的风景。

 “老四登基称帝,一天到晚都在外面打仗。”

 “是觉得,一旦自己停下来,就会看见咱,看见他大哥的愤怒吗?”

 “所以,他才会不停的战斗,麻痹自己吗?”

 “打下了大明王朝,朝廷也不管,全都甩给了高炽。”

 朱元璋手中看着的,都是明朝的历史书,看见朱棣登基称帝之后,都做了什么事情。

 没想到,朱棣登基称帝之后,居然全部都在外面打仗,一天到晚将政务,都丢给了朱高炽。

 不过,朱元璋也知道,为什么朱棣会这么做,就是为了麻痹自己,为了能够忘记自己是造反的来的天下。

 “分封制,难道,真的是错吗?”

 “咱正是因为知道当百姓的痛苦,所以才想要让咱自己这些儿子都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可谁曾想到这一些逆子拥有了如此好的生活,就忘却了自己的祖宗到底是做什么的。”

 “现如今他们一个个嚣张跋扈在自己的封地之内,偶尔不做百姓哀声怨道,这难道真的是他们所乐意见到的吗?”

 “造反就是因为吃不起饭,而这一些逆子,一个个都想让老百姓吃不起饭吗?”

 “欺男霸女,为祸乡里,这些老百姓吃不起饭,就一定会造反,等到时候,难道又想要覆灭大明王朝,建立新的朝廷吗?”

 “这些逆子不思进取,整日花天酒地,也不知道咱生出这些废物,到底做什么,这些废物,除了给老子添乱,还会做什么?”

 朱元璋摇了摇头,一想到自己这些废物儿子,心里就充满了无奈,他原本想要自己这些儿子都能够有点出息。

 结果,自己的这些好大儿,还真是给自己面子,真是一个比一个昏庸。

 “还有土木堡之变,并且在两百多年之后,大明王朝最终灭国,这一些朱家子弟,居然一个也没有派上用场。”

 “咱好不容易才让整个天下重新归于汉人可随身想要,最终居然还是在我们朱家人的手中,白白丢去了。”

 “后金?满清?”

 “哼。”

 朱元璋眼眸之中满是凝重之色,看着手中的史书,他真的是越看越生气,越看越生气

 这大明王朝在朱棣这一脉手里,最终坚持了两百多年,可是,最后居然被一群起义的老百姓灭亡了。

 甚至,最后还让后金入关,屠杀百姓,这简直就是他们大明王朝的耻辱。

 “之后,咱再来找你们算账。”

 “一个个的,都是找死呢?”

 朱元璋想起这一些后世子孙,心中就无比的愤怒,一个个的不知道干什么事情,全都是废物。

 看完自己大明王朝的历史,朱元璋想到的只有两个字:屈辱。

 大明王朝如此强盛,到最后,在这朱家后人手中,一个个的都成了废物。

 居然再次让外族入侵,被外族欺负的只能够固守,而不敢出关灭敌。

 一想到自己,大明王朝在自己手中,所向披靡,外战都是由大明王朝自己发起的,而外族,也只有逃跑的份。

 可谁曾想到,大明王朝最后,居然被外族,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够被动防御?

 这还是有火器的情况下,可要是没有火器,岂不是被外族打的抬不起头来?

 这得多垃圾才会变成这样?有现金的武器,打不过一群骑马拿刀的骑兵?

 看见这里,朱元璋内心就愤怒不已,一个个都是废物皇帝,一点用处也没有。

 就算不能够收复漠北,也得打的他们抱头鼠窜,不敢进犯吧?

 自己都打好基础了,没想到,最终还是失败了,让外族继续统治汉人江山,这简直就是他朱家的耻辱。

 想到这一些后世子孙,朱元璋就恨不得现在就过去,给他们几个大逼兜子。

 “算了,不想了。”

 “快到北平了,这小子,咱见到了,不得狠狠的抽他几鞭子。”

 朱元璋眼眸之中满是无奈之色,合上了书本,摇了摇头,躺了下来,闭目养神。

 “也不知道,标儿去哪了。”

 “可惜,咱不会这样的能力,要是咱也会这样的能力,就好了。”

 “妹子不知道,在未来世界,过的怎么样了?”

 朱元璋双手枕着自己的后脑勺,闭上双眼,想着想着,沉沉的睡了过去。

 这几日,朱元璋内心都很疲惫,自己这儿子和孙子的事情,让他想了很多,心中也是愤怒不已。

 所以,这几天,朱元璋内心烦的很,正因为他的内心很烦。

 所以,导致他现如今这几天都没有休息好,正好趁着这段时间,休息休息,就当出去度个假。

 ......

 京城乾清宫。

 “陛下,这是晋王、勤王、蜀王派人送来的奏章,还有兵符。”

 “这是辽王的奏章和兵符。”

 “还有这是庆王的,这是宁王送来的。”

 “谷王也已经送来了。”

 “陛下,现如今,外出就藩的,已经全部都将兵权交了上来。”

 “不过,只有燕王殿下,还没有将兵符这一些送来。”

 王轩看向面前的朱允炆,躬身一拜道。

 “哼。”

 “四叔,早就盼着朕死了。”

 “不过,现在,父皇和爷爷都已经去了北平,接下来,四叔,可有好果子吃了。”

 “居然胆敢公然造反,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枉费朕原先还如此体恤他,没有对他动手,没想到,他居然早就想要杀朕。”

 “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看完史书之后,朱允炆也算是真正看清楚自己世俗到底是什么人,自己是说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放过自己,根本就没想过要尊重自己这个皇帝。

 他想要的就是自己这个位置,他想要的就是密谋造反。

 而且他也知道,先前为什么,自己爹和爷爷刚一过来,就说是他爷爷想要救下朱柏,才来到这个世界的。

 原来是历史上,自己因为削藩,而自己十二叔,直接就引火自焚,这也导致了,朱允炆被天下所有人所唾弃,谩骂。

 现如今,他也是知道到底谁对自己忠心耿耿,到底谁想要害死自己,到底是谁,又是大明王朝的罪人。

 他一想到还好自己爹和爷爷来的及时,否则的话自己这一道指令下去,恐怕自己是二叔就会真的萤火自焚了,想到这里他内心就感觉到一阵后怕。

 要知道,自己是二叔,可是和自己一起长大,两个人从小玩到大。

 内心自然也不希望自己是二叔。会引火自焚,要真是如此,他会内疚一辈子。

 因为和他要好的这一些藩王当中也就只有朱柏一个人了,要是他都死了,那么,这一些藩王,就都会成为自己的敌人。

 这也是为何后面朱棣造反的理由,朱棣造反就是打着为民除害,清君侧。

 而朱允炆昏庸无道,都是因为黄子澄他们几个,这就成为了朱棣造反的正当理由。

 虽然这正当理由很野,不过,出师有名即可,谁也不会在乎,这理由,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朱棣只要造反,那么,直接说朱允炆被奸臣蛊惑,杀死自己亲叔叔,这必然会让所有不知情的百姓所赞同。

 这就足够了,现在想想,自己要是真的派遣盛庸前往湘王府,那可就真的糟糕了。

 “陛下,现如今,太祖皇帝陛下和兴宗皇帝陛下都已经前往,必定万无一失。”

 王轩看向面前的朱允炆,面带微笑道。

 “嗯。”

 “接下来,就是不知道,四叔会不会很惊讶呢?”

 “呵呵......!”

 朱允炆冷笑一声,一想到自己这个叔叔,心中闪过无尽的杀意。

 原本他还想要饶过朱棣一命,可见如今朱棣都想要置自己于死地了,那自己,又何必在乎他的死活呢?

 “陛下所言极是。”

 王轩躬身一拜,谄媚道。

 “王轩,立刻召集魏国公进宫。”

 “另外,传朕旨意。”

 “封瞿能为左都督,北平总兵,庄德为副总兵,协助瞿能总览北平诸府军事。”

 “令耿炳文、平安,前往太原接管太原军务。”

 “令陈亨,回京,任龙虎大将军。”

 “升孟善为右军都督佥事,即刻入京。”

 “......!”

 朱允炆内心自然知道,现在他看过了历史,那一些人会战败,那一些人会投降。

 还有哪一些人,会直接帮助朱棣造反,现在他直接让这一些人,全部都调离出去。

 不再带在朱棣的身边,并且,之后在锦衣卫监视。

 只要将朱棣身边的那一些能人全部支走,那么,朱棣就算在怎么样,都不成气候了。

 而且,自己也知道,接下来,要重用的,到底是哪一些人。

 “喏。”

 王轩则站在一旁,拿着笔墨开始书写,书写完毕后,朝着朱允炆躬身一拜。

 “四叔啊四叔,现如今,你该怎么办呢?”

 “原先,朕觉得,四叔是长辈,没有想要杀死四叔的意思。”

 “可现在,四叔既然要朕死,那么,就别怪朕无情了。”

 朱允炆眼眸之中充满了杀意,这是他第一次,内心愤怒到想要杀人。

 原先,他一直以为,自己四叔不可能造自己的反,自己的四叔,再怎么样也不至于会沦落到造反的地步。

 可谁曾想到,自己这四叔,居然不仅仅造反了,最后,还成功了,还杀死了自己。

 这让朱允炆内心更加的愤怒,自己以前可从来没有想过要,让朱棣去死,可没想到,朱棣却要让自己去死。

 既然如此,那么,就没得商量了,到时候倒要看看,到底是谁死?

 历史之上,他自己太傻太天真,觉得自己四叔,不可能造反。

 之后就算自己和他开战,也一如既往的想要将朱棣活捉,而不是将其直接格杀。

 这也导致了自己派遣出去的人,屡战屡败,就算取得了胜利,也不敢击杀朱棣。

 现如今,如若朱棣真的要造反,那么,自己绝对不会对他手下留情。

 就算在战场之上,直接将朱棣杀死,又有何妨?如若自己不杀他,那他就会杀自己。

 朱允炆自然不希望自己去死,更希望能是朱棣去死。

 朱棣如若真的不拿自己当亲侄子,那自己也就没必要和他好声好气的说话了。

 也没必要,在战场之上饶他一命了,直接大军压上,将他就地格杀,让朱棣知道知道,谁才是大明王朝真正的皇帝。

 现如今,自己既然已经知道,朱棣最终会造反,而且现在,早就已经在偷偷准备造反事宜。

 那朱允炆内心自然是非常清楚,一旦自己爷爷和自己爹没有解决掉朱棣,他就会派遣大军压境,直接废了朱棣。

 现如今,什么内忧外患,都不及朱棣带给他的危险要大,因为他知道如若不是自己爷爷和自己爹回来,恐怕自己也会按照原先的步骤走下去,等到那时死的可就是自己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他都必须得弄死朱棣,再说就算自己爷爷和自己爹想要保住朱棣,他都会在之后弄死朱棣,因为他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既然朱棣想要杀自己,那自己就绝对不能够让他活下去。他既然有野心,那么自己就粉碎他的野心。

 “还有朱高炽这几个人,必须要看好了。”

 “幼虎,你去安排一下,监视好燕王府。”

 “另外,将徐增寿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给朕看好了,令其面壁思过,无诏令,不得擅自出府邸,违令即斩。”

 朱允炆冷声道,内心充满了愤怒。

 就是这个吃里扒外的徐增寿,多次和朱棣通风报信,导致大明王朝战略部署全部都被朱棣探知。

 这样的东西,如若不杀,不足以消除他内心的愤怒。

 不过现在朱允炆也知道,自己暂时不能够杀死徐增寿,毕竟,徐增寿现在还没有犯错。

 如今,自己还要重用徐辉祖,两个人是兄弟,自己也得给徐辉祖一点面子。

 不过也只是不杀他并不代表会重用他,直接让他待在自己的府邸内,永远都不要出来,一旦出来,直接就地格杀,就以违抗圣旨的理由。

 这样通敌叛国的败类,朱允炆可不需要。

 哪怕这个人是徐达的儿子,依然也已经成为了朱允炆必杀名单当中的一员。

 只不过,现如今他还是得给徐辉祖一个面子,毕竟自己还是需要重用徐辉祖。

 徐辉祖有能力,自己也只不过是因为他和朱棣有一层姻亲关系,所以,才迟迟不肯重用之。

 原先只是拉拢,可是现在,他知道,整个大明王朝,也许,和徐辉祖一样,忠臣于他的人,也是不多。

 他也了解到了,方孝孺等人也是忠臣,只不过,他们的能力,确实也不能够完全听从。

 能够陪着自己去死,死不投降的那有些人,就是朱允炆内心最需要的存在。

 这样的人,永远都会忠臣于自己,不可能会投靠他人,这样的人,才是他应该重用的存在。

 现在,朱允炆总算是明白了,既然明白了,那么, 朱允炆自然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

 “微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没过多久,徐辉祖就来到了皇宫之内,由于徐允恭的允字,和朱允炆一样,所以,不得已,改成了徐辉祖,来到了皇宫内,也不清楚,朱允炆为什么会叫自己过来,看见朱允炆,立刻跪地叩拜道。

 “魏国公,免礼。”

 朱允炆看向面前的徐辉祖,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走上前去,直接将其扶起。

 “谢陛下。”

 徐辉祖有些受宠若惊,有些疑惑,怎么感觉,现在的朱允炆这般热情呢?

 以前怎么没有发现?是自己多心了?

 “魏国公,按辈分算,你还算是朕的叔叔呢!”

 “毋须多礼。”

 朱允炆看向面前的徐辉祖,立刻开始打起了感情牌。

 “陛下说笑了,使不得。”

 徐辉祖往后退了一步,朝着朱允炆,躬身一拜道。

 “魏国公,毋须多礼。”

 “今日,朕叫你过来,只是想要问你一句话。”

 朱允炆看着面前的徐辉祖,微微一笑道。

 “陛下请问,微臣知无不言。”

 徐辉祖立刻拱手道。

 “魏国公,你觉得,你那三个外甥,如何?”

 “可堪大用否?”

 朱允炆看向面前的徐辉祖,询问道。

 他在史书之上已经看见了,徐辉祖到底是怎么评价自己这三个外甥的。

 但是,他想要听听看,面前的徐辉祖,到底会说什么,是否和历史书上记载的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