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0877章 假节(第2页)

 

再加上草场牲畜承载量的提升,还有养殖的规范化,青储料塔的建设。

 

所以在这一次寒冬里,陇右胡人的日子,比起凉州那边,不知好过多少倍。

 

以前冯鬼王所领的护羌校尉府就是个吞金怪兽。

 

平襄现在没了这个怪兽吸血,甚至还能支援部分粮食给凉州应急。

 

只是不管是凉州豪族也好,平襄也罢,所能提供的粮食,终究不是无限的。

 

这些粮食,也就是仅给帮助凉州刺史府渡过最紧急的时候。

 

剩下的粮食缺口,还是得想办法从别的地方解决。

 

这就是为什么祁山道提前一个月就繁忙起来的原因。

 

在西县上岸后,李明马田与冯护卫接头后,同时与都是前往凉州的其他马队汇集在一起,开始向平襄出发。

 

同行的还有不少是平襄那边的胡人马队。

 

从天水去凉州,有三条路。

 

但不管是要经过大斗拔谷的南路,还是要翻过洪池岭的中路,此时都是大雪封山,难以通行。

 

唯有北路,虽说要绕路,且补给不易,但至少不用翻山。

 

几年前有过一次教训,从蜀地来的滇马,因为受不了陇右水土和气候,有不少的折损。

 

所以冯护卫这一路很小心,每到地头,都是第一时间吩咐手下注意给马匹擦汗,揉背,然后再披上毯子。

 

饶是这样,在渡过大河之后,仍是有马匹倒下了。

 

“头儿,这样不行啊!就算是我们再怎么注意,这马终究是从蜀地来的,受不住凉州的水土。”

 

“真要这样下去,我们就算是能到姑臧,只怕马匹就都折损一大半……”

 

对于马队的人来说,朝夕相处的马匹就是自己的伙伴。

 

明知道继续向前,不知还有多少伙伴倒下去,但又不得咬牙向前。

 

这种感觉让人极是焦虑。

 

“我不知耶!难道我不知耶!”

 

冯护卫看着倒下的马匹被人抬走,脸色本已是极为难看。

 

此时听到这话,转头就是破口大骂:

 

“你都知道的事情,难道君侯不知耶!可是为什么还是要下死令把粮食运到凉州?”

 

“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君侯那边,已经到了不惜任何代价也要运粮过去的地步!”

 

“是君侯重要还是这几匹马重要?心思蒙了猪油?这都分不出轻重?”

 

“有这时间在这里唠叨,还不去多做些准备,能多让一匹马活下来,那也比你站着说话强!滚,快滚!”

 

他一边气咻咻地说着,一边大力飞脚过去,把多嘴的手下踢得抱头鼠窜。

 

远远看到这一幕的马田,有些感慨地说了一句:

 

“那位冯君侯带出来的将士,居然还有这等见识,当真是不简单啊!”

 

虽然有些不愿意承认,但李明仍是不得不点头:

 

“所以在吾想来,这才是那位敢以考课以选治凉州之吏的底气。”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就算是考课选才,占了先机和便宜的,仍是世家大族。

 

因为世家大族的底蕴,远不是寒门庶族所能比的。

 

更别说那些苍头黔首。

 

虽然那位冯刺史提出了算学之术的限制,但别忘了,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数,其实就是算学之术。

 

所以世家子弟的算学底子本就比别人要好一些。

 

只要有人教导,世家子弟学起南乡算学之术来,那也要比他人轻松得多。

 

若是那位没有一点准备,就进行考课选才,只怕到时候整个凉州的治民官吏,都要被世家子弟把持。

 

但现在呢?

 

自己居然要向一个从军中退下来的武夫学南乡算学之术。

 

以前寒门子弟想要向学,要么就是幸运之极地遇到大儒公开讲学。

 

要么就是放下尊严,向世家大族乞求观书。

 

现在呢?

 

南乡那边,朝廷整理后的典籍,被印得满大街都是。

 

没钱都可以免费借阅,而且还是精美纸张编订的那种书籍。

 

至于世家大族注释的典籍……你又不让我看,你就是注释成一朵花,那关我什么事?

 

这一路来,特别是在南乡时的所见所闻,让李明对那位传说中的人物产生了一种恐惧感。

 

这种恐惧感,来源于他的世家子弟身份。

 

李明不懂什么叫降维打击。

 

但他懂得,在南乡的种种新事物面前,世家长久以来的手段就如同小孩子般幼稚,根本毫无反抗之力。

 

也就是说,因为南乡的关系,世家子弟与寒门子弟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地变小。

 

甚至寒门子弟的后面,还有苍头黔首在追赶。

 

如果世家不趁着自己还占着优势,去参加考课,以谋立足。

 

那么再假以时日,向前追赶的,只怕就变成了世家子弟。

 

当初那位在南乡建立学堂,说是要教化苍头黔首和胡人蛮夷的时候,谁能想到今天?

 

什么叫深谋远虑,此可谓矣!

 

“哈啾!哈啾!”

 

远在姑臧的冯刺史连打了两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喃喃道,“明明太阳这么大,怎么会受凉?”

 

武威谷水,流经姑臧,乃是武威郡除了大河之外最大的水流,同时也是武威郡最好的灌溉水源之一。

 

眼看着就要入春,入了春,就要春耕,春耕是一年里最紧要的事情。

 

所以冯刺史要出城视察谷水的流水情况。

 

不远处,双双和阿虫已经脱下了厚厚的外套,但全身还是裹挺严实,正在追赶着来福。

 

来福是条文犬,当年冯刺史下南中时,一路上一人一犬还相互和唱过。

 

只是文犬遇到了熊孩子,讲道理是讲不过的,只能夹尾而逃,四处乱窜。

 

“双双阿虫,你的阿母喊你回府吃饭!”

 

远远的声音传来,张大秘书双腿并拢,侧坐在骡子上,正向这边喊道。

 

父子三人没人应答。

 

张大秘书见此,顿时大怒,翻身下了骡子,走过来,一手拎起一个熊孩子。

 

然后走到水边,对着正蹲在水边的冯刺史大声说道:

 

“姊夫,该回城了。”

 

冯刺史摆了摆手,回答道:

 

“莫吵,我正在察看水文情况呢!”

 

说着,水面上的鹅毛忽然向下一沉,冯刺史连忙拿起鱼杆一提!

 

一条三指宽的鱼就被拉出了粼粼的水面,甩到了岸上。

 

双双“哇”地一声,连忙指着蹦跳不止的鱼喊道:“鱼!鱼!”

 

一边说着,一边扭动着小身子,想要从张姨母的魔掌里逃脱出来去扑鱼。

 

“不许去!腥的!”

 

张大秘书大喝一声,“再闹我回去就告诉你阿母,说你不听话!”

 

关大将军是府上唯一能镇压小魔女的存在,听到这个话,双双立刻乖巧下来。

 

“姊夫,快走了,今早汉中那边有公文过来了,我有事要跟你说。”

 

“好好好!”

 

冯刺史无奈,只得起身,从张星忆手里接过双双,两人一个抱一个孩子回头。

 

其他的东西自有随从收拾。

 

“现在凉州最需要的就是粮食,汉中那边不多送些粮食过来,就是送再多的公文过来有什么用?”

 

别看冯刺史还有心情出来钓鱼,其实是他现在除了等粮食过来,再无他计。

 

至少出来钓鱼,还可以给底下的人一种从容的假象。

 

张星忆没管他的牢骚,默默地走了一段路,突然说道:

 

“朝廷准备给刺史府任命长史了。”

 

“嗯?!”

 

冯永一听,猛然转头看向张星忆,脑袋差点就撞上了双双,“什么?”

 

长史者,掌兵马,亦助刺史掌兵,在必要时候,甚至可以代替刺史掌管州事。

 

说白了,就是制衡刺史的官员。

 

“看着我作甚?我事先也不知道。”

 

张星忆没好气地瞪了冯刺史一眼。

 

“谁?”

 

张星忆“嘁”了一声:“看你那模样!刺史府有长史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冯刺史“呵”地一声冷笑。

 

张星忆对此人同是报以冷笑:“既然冯刺史不想要长史,看来也不想要假节……”

 

“卧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