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迷雾中的电台
秋雨绵绵的清晨,李云龙披着蓑衣蹲在溪边,盯着水面漂浮的几片枯叶出神。?白\马′书.院~ ^追^蕞^歆_蟑/截\叶子边缘焦黑的痕迹明显不是自然腐烂造成的——这是某种化学药剂灼烧的痕迹。他顺着溪流往上走,在转弯处的芦苇丛中发现了个半埋在水中的铁皮箱,箱体上模糊的日文标识还依稀可辨。
"团长!这还有!"张大彪从下游浅滩拖上来两个密封的玻璃瓶,里面浑浊的液体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林助教检查后脸色大变:"是无线电设备用的电解液,这么大量...附近肯定有大型电台。"
李云龙立即组织搜索队沿溪流两岸展开地毯式排查。王二小带着孩子们负责检查沿岸的树洞和岩缝,孩子敏锐的眼睛在第三棵老槐树的树洞里发现了异常——树皮内侧有新鲜的刮痕,树洞底部铺着的干草太过整齐。
"团长!这草是假的!"王二小伸手一掀,干草下面露出块木板,撬开后赫然是个深不见底的竖井。^天,禧\小~税^枉/ _勉.费?悦\黩¢
竖井底部连通着一个天然溶洞,里面摆满了电台设备。最令人震惊的是,洞壁上挂着张巨幅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八路军所有驻地和补给路线,连最近新建的三个秘密粮仓都赫然在列。
"这不是短期能测绘出来的。"李云龙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潜伏观察。"
审讯从抓获的值班报务员口中得知:这是日军"夜莺"特别通讯站,早在投降前就开始建设。所有情报都通过加密电波传送到百里外的中转站,再由那里转发给国军某部情报处。
"玩起高科技了?"李云龙冷笑,"咱们奉陪到底!"
他立即从各连抽调懂电路的战士组成无线电侦测队,用缴获的日军设备改装出三台简易测向仪。~纨`夲?鉮¢占` .唔+错*内′容?王二小想出的土办法更绝——在可疑区域放飞绑着铜线的风筝,靠干扰电波来定位信号源。
第五天深夜,测向仪在青龙峡锁定了强烈信号。李云龙带人摸黑包围目标,冲进去时正好撞见报务员在发报。电文译出来后所有人都惊出一身冷汗——是八路军明晚的弹药运输路线和护卫兵力!
"给老子顺藤摸瓜!"李云龙盯着电文上的编码,"这瓜秧子到底牵到哪家院子里去!"
反向追踪持续了半个月,最终指向了晋绥军358团后勤处。更讽刺的是,负责接收情报的参谋居然是楚云飞的远房堂弟楚云鹏。当李云龙把证据摊在楚云飞面前时,这位儒将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失态,亲手砸碎了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