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书白 作品

第 189 章 殿上斩公卿

谢恒笑着开口,朱雀一愣。

谢恒将衣袖从他手中抽出,将一封信递给朱雀,温和道:“如果夫人与太子起争执,你把信此信交给夫人,没有就罢了。”

说完,他驾马转身离开。

朱雀震惊看着谢恒的背影,哪怕他一贯愚钝,搞不清这些弯弯绕绕,可是他去仍旧在这一刻直觉心慌。

他在原地慌乱了片刻,最后也没办法多想,骂了一声之后,便按照谢恒的吩咐,翻身上马,冲回城中,一路叫上留在司州城的人,高喝道:“走!立刻收拾东西,跟我走!”

谢恒听着身后朱雀的声音,他也来不及多想什么了,只想着洛婉清给他信件的时间,计算着洛婉清来的路径。

他周身都是飞溅的血迹,胸口气血翻涌,最初和杨淳对峙那一掌震得他内力不稳,然而他却觉周身轻松得像是一只破茧而出的蝶,轻盈飞跃在黄昏日光之下,奔向远方。

谢恒冲出司州城时,司州城乱成一片,监察司的人快速撤离,杨淳带着一万人乱了许久,等到夜里,才安定下来。

等安定之后,杨淳将李宗的尸体装棺,他干儿子赵顺走上前来,战战兢兢道:“干爹,现下怎么办?”

杨淳听着,闭上眼睛。

过了许久后,他深吸了一口气道:“立刻吩咐下去,谢恒弑君,要求各县衙张贴悬赏告示,所有人今夜启程,随陛下……”杨淳声音里带了哑意,“归东都。”

******

司州城乱成一片时,洛婉清已经在赶往司州城的路上。

五月初一北戎来议和,昨日谈得差不多后,她便将所有事务交给了青崖,快马加鞭,星夜兼程往回赶。

临到司州城只剩半夜距离时,天上下起大雨,她看见雨势太大,也觉疲惫,便就近找了个破庙,进庙休息。

她一入庙,便见火光,洛婉清扫了一眼,发现这破落寺庙中,早已有人。

对方一个二十四五模样的青年,素带挽发,一身白衣,腰间挂着个酒葫芦,一块道宗令牌在腰间随着他的动作若隐若现。

洛婉清目光从他腰间道宗令牌上匆匆扫过,没有多言,提步进了庙中。

对方见她进来,也只是看了一眼,并不多言。

这样的大雨之夜,多的避雨的江湖人士。

而面前这个人,面色苍白,明显是受了伤的模样,虽然是道宗之人,但洛婉清也不想招惹。

洛婉清坐在角落,低头吃了些干粮,便靠在墙边,将惜灵抱在怀中,闭眼睡觉。

明日要见到谢恒,她私心不想用现在这副模样相遇。她甚至还特意准备的新的衣衫,想等见到谢恒之前,好好收拾收拾,再与他相见。反正现下大雨,她就算赶过去,也不过是像个泥猴一样,倒不如好好睡一觉,等明日梳洗之后,再去见他。

洛婉清闭眼休息,然而旁边人却断断续续咳嗽着,扰得她有些难眠。

洛婉清辗转了许久,想了一下他腰间道宗令牌,终于没忍住起身,走到对方面前。

对方明显没想到她会过来,有些意外抬眸,随后便意识到什么,忙道:“抱歉……我身有不适,又逢大雨……”

“在下略通医术,还随身带了些药。”

洛婉清说着,看了一眼旁边火堆:“今夜借了你的火,若兄台不介意,我可微稍作调理,或许会好些。”

听到这话,对方略显迟疑,洛婉清目光扫过对方腰间令牌,冷静询问:“是道宗的人吧?”

“你是谁?”

洛婉清一问,对方气势骤凛,洛婉清神色软化几分,只解释道:“我家郎君曾是贵宗弟子,我有意照拂你,你不必担心。”

这话明显对方露出几分兴趣,好奇询问:“不知夫人是我宗哪位弟子的家眷?”

“谢恒。”洛婉清垂眸看着火焰,眼中露出几许思念。

对面青年注视着,目光凝在她身上,明明是几乎将人溺毙的温柔,语气却仿佛与她毫不相干一般:“原来是谢师兄的家眷。我的情况我清楚,倒不用夫人诊断,若夫人身上有诸如紫藤草之类化瘀的药物,倒劳一借。”

洛婉清听着,便知对方心中还是有戒备,她也没有多说,只掏出药来,将药瓶扔了过去。

青年咳嗽着弯腰,在阴影处将药瓶收起,他也没有立刻服药,只将洛婉清上下一打量,笑着询问:“多年未见师兄,不知师兄安好?”

“还行。”听见对方询问,洛婉清便知应当是谢恒熟人,反问道,“在下洛婉清,还未询问尊姓大名?”

“在下云真子。”青年一颔首,颇有些仙风道骨之意。

洛婉清听到道号,感觉有些熟悉,谢恒似乎的确提过这个人。

她放松下来,又听对面继续道:“师兄何时成亲的?可有孩子?”

“成亲也就这几个月的事,”洛婉清第一次与人这么话家常,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尚未有孕。”

见洛婉清这么实诚,对面青年眼中笑意愈深,同她聊了些谢恒的旧事后,外面雨慢慢小下来。

青年看她面露疲惫,轻声道:“夫人看上去有些疲惫,怕是疾行了许久,不知何去?”

“司州城。”

“是去见师兄吗?”

青年询问,洛婉清面上露出几分笑容,点头道:“嗯,明日是我生辰。”

她注视着火焰,想着谢恒,温声道:“我与他总是聚少离多……去年生辰,我便想同他过,但那时候我还在办……办一个很麻烦的案子。”

她在办东宫六率的案子。

而那时候……也正是她说他愿意为了去李归玉那里当线人,哪怕爬上“谢恒”床榻后不久。

现在想来,或许那时候谢恒也是知道她生辰的,只是当时谢恒只想疏远她,所以他明知她的生辰,却也没有回应。

这样一想,洛婉清便明显察觉到了如今谢恒与当初的不同。

他这个人,感情越深,本性反而收得越紧。

崔恒那时候天天送礼写信,看上去一心一意温柔良善,背后却是薄凉自利,说走就走。

如今虽然总是耍些脾气,床笫之间偶尔有些恼人,但是却总是想着她。

她想着那时候,解释道:“那时候他在同我置气,我也太忙,这件事便过了。但还好,他的生辰,我陪他过了。”

“那你岂不是很吃亏?”

青年笑着询问,洛婉清一愣,茫然道:“为何吃亏?”

“他的生日有你,而你无他。不会觉得不公吗?”

“不会。”洛婉清摇头,“只觉庆幸,还好陪着他。至于我么……”

洛婉清想着明日能见到谢恒,不由得有些高兴:“今年生辰补回来就好了。反正明日我便见到他了。”

青年听着,只温柔注视着洛婉清,认真道:“你应当很喜欢他。”

洛婉清没说话,青年有些疑惑:“我猜错了吗?”

洛婉清不出声,她看

着火光,青年神色慢慢淡下去,正要开口说什么,就听洛婉清轻声道:“不仅仅是喜欢。7(笔.の趣阁小说)7[(.co)(com)”

说着,她抬起眼眸,青涩又认真看着青年:“我心爱于他。”

这话出来,对面青年僵住,似乎有些不知所措。

他静静看着她,竭力封印着眼中所有情绪,袖下手指无意识蜷起。

爬满了蛛网的神佛就在他们身侧,火堆成了暗夜中唯一的孤灯。

火堆中“啪”的一声木柴炸开声响起,洛婉清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没这么说过话。”

说着,她转过头去,又看回火堆,眼神中满是笑意:“他倒是经常说,走之前,他还问我,我有些答不出口,这些时日,我便一遍一遍练习,我想着说得多了,见到他,应当也就能开口了。”

“他这个人小气得很。”

洛婉清无奈摇头:“我若再不好意思,他又要想东想西。”

“得卿一句,”青年压抑着情绪,玩笑道,“他倒也死而无憾了。”

“那还是让他人生多些遗憾吧。”洛婉清笑起来,眼神中带了些伤怀,“有遗憾,才会有留恋,我望他,留念这世间千万遍。”

“他会的。”

青年似是安慰,声音很轻。

洛婉清转头看他,见他气色好了不少,似乎是气顺,也不再咳嗽。

她看了看天色,站起身道:“时候不早了,师弟早些休息,我也要好好睡一觉,天亮我就走了。”

“好眠。”

青年低应。

洛婉清起身回到自己位置,闭眼靠在墙上,便睡了过去。

一夜无梦,等醒过来时,天还没亮,雨已经停下。洛婉清走到院子里,打了井水给自己简单冲洗之后,便回到寺庙,在内间换好衣衫,整理好了周身。

等她出去时,便见云真子已经醒过来。

他目光定定看着她,目光有些冒犯。

洛婉清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不由得道:“师弟为何这样看我?”

“夫人是去见谢师兄吗?”

云真子没有回应她,只是询问,洛婉清点点头:“是。雨已经停了,我这就出发了,有缘再会。”

说着,洛婉清一拱手,便转身准备离开。

只是刚一提步,便被身后人叫住:“夫人!”

洛婉清听着这声唤,有些奇怪回头。

她这才意识到,这个人似乎从见面到现在,叫她都是简称。

平日朱雀青崖这些人叫她“夫人”是因为在监察司内,不需要姓氏区分,然而面前这个算得上萍水相逢的人,却从始至终一直叫着简称。

只是她来不及多想,便见这个人轻轻咳嗽着,有些踉跄走到她面前。

他递过一把雨伞,这把伞似乎是一把新伞,还带着纸封。

他将伞握在手心,伞身遮住他大半只手,洛婉清有些疑惑看他,就听对方真诚道:“我怕路有风雨,赠伞一把,当作见面礼吧。”

“哦,不必。”

洛婉清闻言,赶忙道:“我都是骑马,不便打伞。”

“那就带回去,替我转赠师兄。”

云真子说得认真,提及谢恒,洛婉清便知这不仅是给自己的东西,便将伞收下,点头道:“我替家夫多谢师弟了。”

“一路小心。”

云真子凝望着她,语气轻得似乎是根本不愿开口。

洛婉清觉得有些不对,又说不上来,只能是笑笑行礼,点头道:“

珍重。(

</p>

                          <p>说完,她便握伞转身。</p>

                          <p>青年站在门口,看着她天慢慢亮起来,青蓝雾色笼罩,他站在已无神佛庇佑的破庙,见她一身水蓝色轻纱广袖长裙,玉簪挽发,在晨光下,露出湖泊一般沉静又温柔的美丽。</p>

                          <p>他目送着她,直到再也看不见的地方。</p>

                          <p>而洛婉清对此浑然不觉,她翻身上马,摸了摸肩头怜清,高兴道:“走,见你爹爹去了。”</p>

                          <p>怜清蹭了蹭她的脖颈,一人一鸟便如箭而出。</p>

                          <p>洛婉清驾马跑了一阵子,就听天上传来鹰啸之声,洛婉清抬头一看,发现是追思盘旋在天上,她停马抬手,高呼了一声:“追思!”</p>

                          <p>听到她的声音,追思俯冲而下,落到她的手臂。</p>

                          <p>追思脚上绑着两封信,洛婉清有些疑惑,她快速取下信件,发现第一封是李圣照所写,上面写着:“归国一路或有变动,烦请弟妹速速率五千轻骑于煌城相侯。”</p>

                          <p>另一封信则是谢恒的所写,是他的笔迹,每一个字都写得格外郑重:“东都出事,急回,初五不必回来,生辰快乐,日后再见。”</p>

                          <p>洛婉清看着这两封信,一瞬突然有些难受。</p>

                          <p>跑了两日,得了这么一个结果,但又怪不了谁。</p>

                          <p>她深吸一口气,看了看站在马头的追思,摸了摸追思的脑袋,忍不住道:“只有信吗?”</p>

                          <p>谢恒惯来送信都会带个礼物。</p>

                          <p>然而追思却摇了摇头。</p>

                          <p>洛婉清想了想,李圣照通讯的信鹰不是追思,追思送信来,证明是谢恒先给了李圣照一封信,然后追思再带着谢恒和李圣照的信从北戎那边赶过来给她。</p>

                          <p>这么长的距离,追思若是再带礼物,的确负担太重。</p>

                          <p>洛婉清想明白,调整了一下心情,便知自己该赶回去。</p>

                          <p>她调转马头,走时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司州的方向,最后还是只背着云真子给她的伞,又转头赶了回去。</p>

                          <p>洛婉清花了两日赶回边境,随后便让青崖清点了五千轻骑,同北戎使者说清情况之后,带着人进了北戎。</p>

                          <p>洛婉清雇佣了一个北戎的向导,又请了北戎朝中官员一起,往约定煌城而去。</p>

                          <p>北戎原野广阔,多为沙漠,并非像中原大陆城池一座接一座,城与城之间相隔极远,到处都是黄沙。</p>

                          <p>这是洛婉清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地貌,她跟随着向导,穿上遮住全身的纱衣,骑马走在漫漫原野,看见土丘城池,看见了沙中绿洲,看见了张九然同她说过的胡杨。</p>

                          <p>在她前往煌城时,谢恒弑君的消息,也迅速传遍了整个中原。</p>

                          <p>五月十五,杨淳带着李宗的尸体回到东都。</p>

                          <p>李宗入东都前一夜下了大雨,李归玉坐在房间里,刻着手中木雕,听着王韵之说着现在的情况。</p>

                          <p>“杨淳现在就在城郊,明日会带先帝入城,父亲已经以护卫东都的名义调兵两万急至东都,现在就在郊外,今夜也已经联络了文臣,明日先帝入宫,便会举荐你监国。”</p>

                          <p>李归玉静静听着,刻刀削出木卷,王韵之见他不动声色,目光落在他手中木雕上。</p>

                          <p>看见那个女子雏形的木雕,王韵之气不打一出来,手中白绫如刀刃而出,抬手便想削了木雕脑袋。</p>

                          <p>李归玉手上拉住白绫一转,将王韵之往前一拉,两人抓住白绫,李归玉冰冷抬眸:“再敢碰我的东西,信不信我废了你的手?”</p>

                          <p>“不可理喻!”</p>

                          <p>王韵之闻言,面露冷色,将白绫一把拽回</p>

            <p>8(笔趣阁小。说)8[(.co)(com),

看了一眼木雕,怒道:“如今什么时候了,你还在雕你的破木头?当初把人往死里逼,现在又装什么情圣?!早朝什么安排说句话!”</p>

                          <p>“城中近日新增很多人。”</p>

                          <p>李归玉语气平静:“工部尚书江望,以修建园林、河堤、京郊大桥、以及造船等各项理由,招募了近两万人。”</p>

                          <p>听到这个消息,王韵之皱起眉头:“这与我们有什么关系?”</p>

                          <p>“江望乃谢修齐同窗。”</p>

                          <p>李归玉点到即止,王韵之却猛地反应过来:“你怀疑是谢家也召了军队在东都?!”</p>

                          <p>“人数多少没关系,明日禁军谁管?谁能真正掌控宫城?”</p>

                          <p>李归玉言简意赅,却字字见血。</p>

                          <p>王韵之听着,直接询问:“你想怎么办?”</p>

                          <p>“明日宫内禁军首领是杨悦,这不是我们的人,让母后请他喝杯茶,明日早朝来不了,母后决定让右羽林卫统帅边乐代职。”</p>

                          <p>“边乐是你的人?”</p>

                          <p>“无利不起早之人,算吧。”</p>

                          <p>李归玉说着,王韵之放下心来。</p>

                          <p>这些时日和李归玉合作,她算是明白此人手段。</p>

                          <p>他擅于笼络人心,情报网遍布各处,在王家躲着这些时日,便同家中上下族人关系热络起来。</p>

                          <p>当初他说谢恒一定会弑君,她不信,结果谢恒当真弑君。</p>

                          <p>如今她再不敢多怀疑他的决定,点头道:“明白了,我这就进宫见姑母。”</p>

                          <p>“还有一件事。”</p>

                          <p>李归玉叫住王韵之。</p>

                          <p>王韵之转头看去,就见李归玉摩挲着手中木雕,冷静道:“搞清楚谢恒到底在哪里。”</p>

                          <p>王韵之走出去操办所有事务,李归玉便坐在房间里,雕了一夜木雕。</p>

                          <p>等卯时将近,他梳洗过后,换上丧服,到了宫中。</p>

                          <p>随后便同文武百官一起候在城门前,在天色渐明时,迎着李宗的棺椁入宫。</p>

                          <p>所有人都哭得很厉害,有无眼泪,都要干嚎几声。</p>

                          <p>李归玉作为如今最年长的皇子,便由王怜阳带领,带着所有皇子公主在最前方,哭着带着李宗回了宫城。</p>

                          <p>宫城中挂满白花,内宫中早已设下灵堂。</p>

                          <p>等将李宗安置好后,李归玉扶着王怜阳来到大殿,百官身上都挂着白布,众人哀哀戚戚一番后,王怜阳在坐在高处,泣不成声道:“陛下本正值壮年,千秋万岁,谁能想谢恒竟胆敢有如此反心!乱臣贼子罪当极刑!”</p>

                          <p>听到这话,谢氏族人都不由得抬眼看了上去,王怜阳吸了吸鼻子,随后看向站在最前方的谢修齐,感慨道:“好在太傅明智,早早将这个逆子逐出家门,断了干系。谢恒做的事与谢氏无关,本宫心中清楚。”</p>

                          <p>这话算是表明态度,谢修齐恭敬行礼道:“谢娘娘体谅。”</p>

                          <p>王怜阳说着,擦着眼泪,似是慢慢平复了心境,缓声道:“如今陛下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杨大监,”王怜阳抬头看向杨淳,面露关心道,“陛下走之前,可定下储君人选?”</p>

                          <p>“陛下去得太过突然,”杨淳红着眼,“未曾留下只言片语。”</p>

                          <p>“未曾留下遗诏……”</p>

                          <p>王怜阳喃喃,抬眸看向众人:“那不知各位大臣,可有想法?”</p>

                          <p>在场无人说话,等了片刻后,王神奉叹了口气,站出来道:“既然大家都不敢说,那在下便斗胆说了。如今陛下仅剩四位皇子,三殿下、六殿下、九殿下、十一殿下,按照惯例,要么立长,要么立嫡。三殿下</p>

            <p>乃正宫所出,又是如今最年长的皇子,既无遗诏,论长论嫡,都当推选三殿下为储才是。”</p><p>本作者墨书白提醒您《沧澜道》第一时间在.<a href=" p="">

“可是……三殿下如今,本该是在软禁的吧?”

宋惜朝的声音响起来,带了几分疑惑,他看向杨淳:“杨大监,若本官没有记错,郑氏谋逆之后,三殿下曾因涉嫌参与郑氏刺杀一事被陛下派监察司收监严查,结果三殿下不服圣决,打伤监察司司使逃脱,了无音讯,如今陛下刚走……”

宋惜朝轻笑一声,意味深长:“三殿下,回来得真巧。”

“宋大人说得极是,”李归玉听着,苦涩一笑,“各位若是要举荐本王,至少也要等本王冤屈洗尽。当初父皇就是受了谢恒蒙蔽,误会怪罪于我,让我配合监察司查案。谁知谢恒伙同洛婉清欺上瞒下,竟假传圣旨,想将我置于死地,我为保性命,这才逃脱出来……却一直被监察司追杀不休。我在外逃亡许久,听闻父皇过世,这才不顾性命回到皇城,刚好遇到王丞相,这才告知我真相,原来父皇只是想软禁,并非要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