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接下来的全国计划!
---
几乎在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羊城。
白天鹅宾馆的豪华包间里,一场气氛热烈的酒局正在进行。
在座的,都是羊城第一批富起来的个体户和工厂老板,一个个挺着啤酒肚,满面红光,说话声震天响。
坐在主位的陈老板,四十出头,皮肤黝黑,是做服装加工起家的。
他今天心情格外好,因为他不仅谈成了一笔出口到香江的大订单,更是在中午的时候,让自己的侄子排了半天队,抢到了一台新鲜出炉的小灵通。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一个做五金生意的老板,喝得满脸通红,拍着桌子吹嘘:“我跟你们说,上个月,我为了催一批螺丝,坐了十几个钟头的火车去了一趟湖南,差点没把老子颠散架!做生意,难啊!”
“可不是嘛!”另一个老板附和道,“信息不通,跑断两条腿!我上次有个货车在半路坏了,等消息传回来,都过去两天了!客户那边赔了一大笔钱!”
众人纷纷诉苦,感叹生意难做。
陈老板一直笑眯眯地听着,不说话。
等到大家说得差不多了,他才慢悠悠地从自己那个“大哥”专属的皮包里,掏出了一个硕大的黑色砖头。
“砰”的一声,放在了桌子中央的转盘上。
喧闹的包间,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个散发着神秘气息的黑色物体给吸引了。
“陈……陈老板,这是什么宝贝?”有人忍不住问。
“没什么,一个小玩意儿。”陈老板故作神秘地笑了笑,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拉出天线,按下了号码。
“喂?小张吗?我是陈国强。”
电话那头传来秘书恭敬的声音:“陈老板,您好!”
“嗯,我跟你说个事。”陈老板翘起二郎腿,一手夹着烟,一手拿着“大哥大”,派头十足,“刚刚香江那边下了个加急单,要三万条牛仔裤,下周就要交货。”
“你现在,马上,通知车间,把给供销社那批货停了,所有生产线,全部换成牛仔裤!布料不够,你马上去找城西的王胖子,让他连夜送过来!告诉他,价钱好商量,但明天早上我必须看到布料进厂!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老板!我马上去办!”
“好。”陈老板满意地挂了电话,把小灵通往桌子中间又推了推,环视着一圈已经惊掉下巴的生意伙伴,慢悠悠地说道:
“你们说,做生意难。我看啊,不是生意难,是你们的家伙事儿,没跟上时代。”
“你们还在靠两条腿跑,靠公共电话吼的时候,我的指令,已经到车间了。等你们明天坐上火车,我的第一批货,可能都已经下线了。”
“各位,时代变了。一步慢,步步慢啊!”
陈老板的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每个老板的心坎上。
他们看着那台小灵通,眼神里充满了震撼、嫉妒,以及一丝深深的恐惧。
那不是一台电话。
那是一道鸿沟。
一道将他们和陈老板,活生生划分在两个不同时代里的鸿沟。
一个做五金生意的老板,颤抖着手,想要去摸一下那台小灵通,却又像触碰圣物一般,伸到一半又缩了回来。
他喃喃自语,像是在问别人,又像是在问自己:“陈老板……这……这东西,到底是个什么章程?邮电局卖的?多少钱一台?”
陈国强享受着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他慢悠悠地吐出一个烟圈,伸出四根粗壮的手指。
“四百?”有人试探着问。
陈国强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戏谑的笑意。
“四千?”另一个老板倒吸一口凉气,这个价格已经相当于一辆崭新的嘉陵牌摩托车了。
陈国强依旧摇头,然后才缓缓说道:“这东西,官方售价,六千八百八十八块。但我这个,是托人在沪市通宵排队抢的,又加了点辛苦费,算下来,小五千块。”
“嘶——!”
包间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近七千块!
在座的虽然都是老板,是这个时代率先富起来的一批人,可七千块对他们而言,依然是一笔巨款。
这笔钱,足够在羊城比较好的地段,买下一整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了!
用一套房子的钱,去买一个能打电话的“砖头”?
这简直是疯了!
然而,当他们再次看向陈国强的眼神时,却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可笑。
疯了吗?
不,陈国强比谁都精明。
他刚才那个电话,调动生产线,截胡供销社的订单,抢占香江的加急单,这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
这里面抢到的时间,节省的成本,抓住的商机,何止七千块?
可能是五万,甚至五十万!
他们终于明白了,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
这是资格的问题。
拥有了这台“小灵通”,就等于拥有了进入一个全新生意圈层的入场券。
而他们,已经被无情地关在了门外。
酒局的气氛,从这一刻起,变得无比诡异。
再也没有人高谈阔论,吹嘘自己的生意经。
所有人都沉默着,时不时地瞟一眼桌子中央那台黑色的机器,眼神复杂。
刚才还称兄道弟、勾肩搭背的酒肉朋友,此刻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
墙内是手握未来的陈国强,墙外,是他们这些即将被时代抛弃的“旧人”。
……
司机小李坐在门外的走廊长椅上,百无聊赖地等着自己的老板出来。
他是给那个做五金生意的王老板开车的,二十出头,刚从农村出来没两年,觉得能给大老板开车,天天出入这种高级饭店,已经是顶顶风光的事情了。
包间的门虚掩着,里面老板们的吹牛打屁声,他断断续续能听到一些。
他听着自己的王老板吹嘘怎么为了催货跑断腿,心里还与有荣焉,毕竟自己就是老板那双“腿”的一部分。
可忽然,里面安静了下来。
紧接着,是一种他从未听过的、清晰而又带着奇特电流声的对话。
他好奇地凑到门缝边,偷偷往里瞧。
他看到了那个做服装的陈老板,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方方正正的东西,正对着它说话。
而他说话的内容,让小李的心脏都漏跳了一拍。
“……通知车间,把给供销社那批货停了……所有生产线,全部换成牛仔裤……”
小李的脑子“嗡”的一下。
停掉供销社的货?
我的天!
在这个年代,供销社就是天,谁敢得罪?
这个陈老板,胆子也太大了!
可接下来,他听到了更让他震惊的话。
“……布料不够,你马上去找城西的王胖子……告诉他,价钱好商量……”
城西的王胖子,小李知道,是羊城最大的布料批发商,出了名的脾气臭,认钱不认人。
自己的王老板上次想从他那里赊一批货,磨破了嘴皮子,最后还是灰溜溜地全款提货。
可现在,陈老板一个“电话”,就让秘书去搞定王胖子,而且口气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仿佛王胖子一定会屁颠屁颠地连夜送货上门。
这是何等的底气!
小李呆呆地看着,看着陈老板挂断“电话”,看着他把那个黑色的“砖头”放在桌上,看着自己老板和包间里所有老板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他忽然明白了。
那个黑色的东西,就是陈老板的底气。
它代表的,是一种他无法理解,但却能清晰感受到的,绝对的力量。
酒局不欢而散。
回去的路上,王老板一言不发,只是一个劲地抽烟,车厢里弥漫着一股呛人的、混杂着焦虑和挫败感的味道。
小李开着车,脑子里却全是那个黑色砖头的影子。
他想,自己一个月工资四十五块钱,不吃不喝,要一百一十一个月,差不多九年多,才能买得起那样一个东西。
这是一个让他绝望的数字。
他以前觉得,自己和王老板的差距,就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他觉得只要自己肯干,肯学,总有一天也能像王老板一样,买桑塔纳,住大房子。
但今天,他动摇了。
他和王老板的差距,或许还只是钱。
可王老板和那个陈老板的差距,却已经是另一个维度的东西了。
那个叫“小灵通”的玩意儿,就像一道天堑,把人划分成了不同的物种。
拥有它的人,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而没有它的人,只能像没头的苍蝇,靠着最原始的体力,在信息的迷雾里到处乱撞,祈祷自己不要撞上南墙。
小李握着方向盘的手,渗出了汗。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世界,要变天了。
而他,以及像他一样的无数普通人,如果跟不上这个变化,就会被时代的洪流,毫不留情地甩在身后,连一朵浪花都翻不起来。
这种无声的震撼,在京城、沪市、羊城、香江,在每一个见证了小灵通威力的地方,悄然上演。
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扩散到整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
第二天,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京城的薄雾时,710所周围的宁静被彻底打破了。
“哐当!哐当!”
“让一下!让一下!钢筋过来了!”
“水泥罐车往这边倒!对!就是那片空地!”
巨大的轰鸣声和嘈杂的呐喊声,将研究所里还在补觉的科研人员全都惊醒了。
他们跑到窗边,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研究所旁边那片预留的、长满荒草的巨大空地上,一夜之间,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地工地。
数十辆解放牌大卡车、水泥罐车、推土机、起重机来回穿梭,卷起漫天尘土。
上百名穿着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在几名工程师模样的干部指挥下,已经开始拉线、打桩、平整土地。
一块巨大的红色横幅,不知何时已经被高高挂起,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用白色油漆刷着一行醒目的大字:
“为‘小灵通’扩产保驾护航,决战七天,建成全新生产线!”
而在研究所的办公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
十几辆挂着京城各大国营机械厂牌照的伏尔加和上海牌轿车,整整齐齐地停成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