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鸟2023 作品

第444章 白杨逆天的计划!

罗为民只觉得自己的心脏被这几句话重重地锤了一下,一股难以言喻的电流从尾椎骨直冲天灵盖。

他呆呆地看着白杨,看着那张年轻却仿佛承载着未来万千气象的脸,脑海中轰然作响。

骨架与经络!

他之前所有的激动,所有的宏伟计划,在白杨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面前,瞬间显得有些……格局小了。

他想的是建一张电话网,是完成一项通信工程,是为了邮电系统的荣誉和国家的便利。

这已经是他能想象到的,最宏大的事业了。

可白杨想的,却是在这张网的

光纤电缆……这个词,罗为民在部里的技术资料里见过,知道那是研究所的另一个尖端研究项目,据说能用光来传递信息,比铜线快上千百倍,但造价也高得吓人。

他本以为那会是十年、二十年后的技术。

可现在,白杨竟然要在建设小灵通基站的同时,就把它同步铺设下去!

这是何等的气魄!

何等的深谋远虑!

这意味着,今天花的每一分钱,建的每一座塔,挖的每一寸土,都不只是为了小灵通服务。

它们是在为未来投资,为那个他甚至还无法清晰想象的“信息时代”打下地基。

“我……我明白了!”罗为民的嘴唇哆嗦着,他用力地点头,双眼因为激动而变得通红,“白所长,你放心!我懂了!我马上回去修改‘长城计划’,把光纤铺设列为最高优先级!就算砸锅卖铁,我们邮电部,也要把这条未来的经络,给你铺满全国!”

他不再多说一句废话,对着白杨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他的背影,带着一种被赋予了更高使命的决绝和昂扬。

他要回去,他要立刻将这个更加宏伟的蓝图,传达给邮电系统的每一个人!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窗外工地上隐约传来的轰鸣。

白杨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内线号码。

“喂,请帮我接一下在一号车间指导工作的周部长。”

片刻之后,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有力的声音:“喂,小白所长,我是周培民。找我?”

周培民院士正在生产线上,和几位八级钳工一起研究一个夹具的精度问题,接到电话还以为是技术上又有什么新难题。

“周老,不是我找您,是我找一机部的周部长。”白杨笑着解释道,“他应该跟您在一起吧?”

“哦哦,你说老周啊!在呢在呢!”周培民恍然大悟,随即对着旁边喊道,“老周!白所长找你!快来接电话!”

很快,电话被交到了另一个人手里,声音变得更加浑厚:“白杨同志,是我!”

“周部长,不敢当。我是来向您汇报思想,商量下一步发展的。”白杨的语气十分客气,但内容却不容置疑。

“哦?你说。”周部长来了兴趣,示意周围的老师傅们继续,自己则走到一个稍微安静的角落。

“周部长,首先,我代表研究所,感谢一机部,感谢您,感谢所有来支援的老师傅们。”白杨先是郑重地表达了谢意,“没有你们,我们的生产线,不可能这么快就动起来。”

“客气话就不要说了,都是为了国家。”周部长摆了摆手,虽然白杨看不见,“说正事。”

“好。”白杨也不再绕圈子,直入主题,“周部长,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小灵通在国内市场的火爆。昨天一天二十亿的销售额,已经证明了它的价值。”

“接下来,在邮电部罗部长的‘长城计划’配合下,我相信在半年到一年内,小灵通就能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形成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

“嗯,这是必然的。”周部长点点头,对此毫不怀疑。

“但是,”白杨话锋一转,声音沉了下来,“我的想法是,国内市场,只是我们的基本盘。小灵通真正的战场,在国外。它未来的市场,是一个以万亿来计算的,庞大的全球市场。”

“万亿?”

饶是周部长这样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重工业巨头,也被这个数字给惊得心脏一抽。

万亿!

什么概念?

“白杨同志,你这个……不是在开玩笑吧?”周部长的语气变得无比严肃。

“周部长,我从不开这种玩笑。”白杨的声音平静而自信,“请您想一下,我们现在卖的小灵通,六千多块一台。”

“这个价格,在国内是天价,但在欧美发达国家,在那些中东的石油富国,算什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普通中产一个月的工资,甚至更少。”

“全世界有多少人口?就算我们只拿下其中百分之十的市场,那就是数亿用户。哪怕以后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我们一台只卖一千块,那也是四千亿的销售额。这还仅仅是手机本身。”

部长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他顺着白杨的思路,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头晕目眩的前景。

白杨继续说道:“但我的思路,还不是简单的卖手机。卖产品,是最低级的商业模式。我们要做的是,技术出海!标准出海!”

“技术出海?”周部长咀嚼着这个新词。

“对!”白杨的声音斩钉截铁,“我们把小灵通的整套通信技术,包括基站建设、信号转接、网络管理……打包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向全世界推广!”

“他们没有能力自己研发,但他们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援建他们,甚至和他们合资,在他们的国土上,建立起属于他们自己的‘小灵通’网络!”

“我们帮他们建网络,他们用我们的技术标准。一旦用了我们的标准,那他们就只能采购我们生产的,或者由我们授权生产的小灵通手机。周部长,您明白这其中的意义吗?”

周部长彻底明白了。

他的后背瞬间冒出了一层冷汗,随即又被一股巨大的兴奋热流所取代。

这不是在卖东西!

这是在建立一个以华夏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生态圈!

就像是铁轨,一旦你铺设了标准轨,那以后所有在你铁路上跑的火车,都必须是标准轨的火车头和车厢。

白杨,这是要让全世界的移动通信,都来跑他定下的“轨道”!

“这……这……”周部长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这可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大计划!我们国家的技术,从来都是引进,什么时候敢想过去输出标准?”

“以前不敢想,不代表现在不能做。”白杨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周部长,小灵通的技术,领先了西方至少五年。这五年,就是我们抢占全球市场,建立技术壁垒的黄金窗口期。”

“一旦错过,等他们反应过来,研发出类似的技术,我们再想走出去,就要面临激烈的竞争,难度会大上百倍。”

“所以,我今天找您,就是想和您通个气。我们的生产线,不能只满足于国内。从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未来的大规模扩产,考虑到为全球市场供货的可能性。”

“我们需要更先进的机床,更精密的模具,更高效的流水线。这些,都要靠一机部来牵头,整合全国的工业力量。”

“我们不仅要造出最好的小灵通,还要能造出全世界最多的,成本最低的小灵通!我们要用技术上的领先和规模上的优势,彻底锁死这个市场,让后来者追无可追!”

电话那头,长久地沉默着。

白杨能听到周部长沉重的呼吸声。

许久之后,周部长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和决断。

“白杨同志,我明白了。你提的,已经不是一个商业计划,而是一个国家战略。”

“我马上回部里,召开紧急会议。一机部下属所有重点院所、核心工厂,从今天起,全部进入战时状态!我们会成立一个‘全球鹰’专项小组,专门对接你的计划。”

“你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哪怕是现在造不出来的,我们砸锅卖铁,也要给你研发出来!”

“好!”白杨的心也热了起来,“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挂断电话,白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生产端和网络铺设端,这两台最重要的引擎,已经被他彻底点燃,并且赋予了更加宏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