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042】
第42章 【042】
小小稚童的心思很简单。
大家讨厌白敬禾, 但是心中有底线,最多就是在他闯了祸被处罚时绝不求情,不至于落井下石, 也不会反过来欺凌他。
但是这种讨厌如果换到异邦人身上,只听一耳朵消息,就恨不得提剑上马了。
除开言风裳这样反应激烈的,其他孩子也一样不满。
“稍安勿躁,”谢灵誉挥手向下压了压, 示意大家安静, “追根溯源是异邦人,只是如今他们归属苍柘, 大家都是一家人。此次来访, 是地方官员向中央学习,大家不必如此排斥。”
孩子们还是不高兴,嘴里嘀咕着,但又不敢顶嘴。
好啊,既然是来学习的, 那就来啊!好好教教那些异邦人的孩子, 什么才是政清人和,什么才是大国风范!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想。
消息先到, 但廉升自治区访团还在路上,接下来一段时间仍然如常生活。
一早一晚吃吃喝喝,胡品高和冯巍然已经渐渐能够融入大家——孩子之间的恩怨向来如此容易解决。
如今只剩下白敬禾独自在教室用膳, 每晚还要留下来被谢灵誉盯着打扫屋子, 他愤恨交加, 却无计可施。
他孤零零地怨怼一切,就连看见其他人学着《手语对照图》, 都觉得分外刺眼。
学什么学!一个哑巴而已,再怎么捧着他,他也不会是将来的皇帝!白敬禾心想。
这《手语对照图》只是第一册 ,规范了一部分日常用语,但是也够孩子们学一段时间了。
首次印刷的数量不算太多,除了太子的同窗们之外,与太子有接触的人也都领了一本。
姜翘抽空就学,但是时常双手就像是新装的一样,完全不协调,想要顺畅地运用,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
很快,孩子们又要休沐。
十九那日,姜翘多做了些糕点,让孩子们吃过下午茶后还能有些多余的,方便带回家让父母尝尝。
之前做肉松小贝,澹台勉闻就给帝后二人留了,陈幼端收到了一大盒也没舍得吃完,他们留下来的量,刚好足够晚上一家人一同享用。
这次好了,谁也不用从嘴里省那么一口。
姜翘烤了六盘饼干,一半让孩子们下午吃,另一半带回家。
饼干酥到掉渣,因而孩子们同出一辙地一手拿饼干,另一只手放在下巴这儿接着,一块饼干吃完,还要把掉在手心的碎渣也一口吞。
等孩子们吃饱,姜翘正要收了食盒离去的时候,邱岁卿却扯了扯她的衣角:“姜娘子,我有事情想要拜托您。”
姜翘闻言,与她到一边去,“但说无妨。”
“姜娘子,我想在阿耶忌日那天,亲手做几道菜,带过去祭奠,但是家中庖厨只会做菜,不会教人,不知可否能劳动姜娘子……”邱岁卿的声音越来越小,能够开口请求就已经用掉了她大半的勇气。
“这却不难,”姜翘笑说,“只是此事还需要太子殿下同意。”
虽说她并非奴籍,但契书签下后,再出去做事,一律视作私活,这是极有风险的。
邱岁卿知道这事儿对姜翘来说为难,既然是自己想请姜翘帮忙,当然要自己开口去问。
先请示过应久瞻,又去见澹台勉闻。
邱岁卿用手语磕磕绊绊地表明意图,澹台勉闻紧抿着唇,不知想了些什么,最后重重点头。
他也用手语回道:“你可以请她教你做饭,但是不要大肆宣扬。”如果让不相干的人知道姜翘被允许出去干私活,对她不好。
邱岁卿明白,连连点头。被她用得乱糟糟的手语,每一下都在慌忙表达着感谢。
澹台勉闻由衷地笑了起来——看到有人为他学了手语,无论学得怎么样,都会让他觉得幸福。
但最感谢的还是姜翘,如果不是她,他手语学得混乱的状况根本不会被发现。
嘴里叼着稀里哗啦掉渣的饼干,看着邱岁卿愉快地跑去找姜翘,澹台勉闻忽然觉得,连他一贯厌烦的喧闹对话声,也显得顺耳了许多。
次日,邱岁卿亲自带家仆来皇城门口接上姜翘,随后一路赶往邱家。
竖阳道在南方,曾是苍柘国边疆,与擎倬国相邻。
在擎倬国破之前,是地势复杂的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拥有相当肥沃的良田,对从前的擎倬国来说,如果能打下来足够养活不知多少擎倬百姓。
战乱时期,邱岁卿的父亲邱应台是竖阳道节度使,立下赫赫战功,前几年重病过世,陛下赐其遗孀一座宅院,定居永宁坊。
马车驶到邱宅,邱岁卿的母亲赵甘婷在门口相迎。
路途中,邱岁卿已经向姜翘介绍过母亲,因而姜翘认出来人,相互见礼。
进了院子,赵甘婷拉着姜翘到主屋落座。
“先烤烤火,近日天寒,莫要着凉了才好。”赵甘婷说着,又差人重新烧了热水过来沏茶。
姜翘早知免不了话家常,做好了聊上小半日的准备。
不过赵甘婷身体不好,聊着聊着就开始困倦。
“夫人若是不适,就先休息罢,正好我教卿娘做饭菜。”姜翘关切地说。
“那便辛苦你了,”赵甘婷拢了拢衣袖,“失陪。”
于是姜翘与邱岁卿到邱宅的庖屋去。
母女俩胃口小,平日只有一位姓黄的厨娘做饭,黄厨娘一见姜翘,便客气行礼:“早听卿娘提起过,这位便是姜典食罢?今日我是沾了卿娘的光,可以一睹御厨好手艺,正好无事,帮您烧烧火也好。”
“娘子谦虚了,儿承蒙卿娘信任,才来此造访,动了您用惯的物什,还请见谅。”姜翘说着,与邱岁卿先取了面口袋来。
从前祭奠人常用炊饼,如今戗面馒头推广开来,富贵人家便蒸馒头。
戗面馒头口感扎实,层次分明,能够一层一层揭开,是极顶饱的,做多了吃不完也不怕变质,剩下的馒头表面掸一点儿水,放锅里熥一熥,又是柔软的好干粮。
戗面馒头的面团很干,姜翘示范了揉面方法后,本来担心邱岁卿揉不动,但她看着瘦弱,却有些力气,很快就把面团揉光滑。
等待面团饧着的时候,姜翘问道:“你阿耶是什么样的口味?或者你有什么想学的菜?”
邱岁卿答道:“阿耶兼具南北口味,本是北方人,但近二十多年都在竖阳道生活,边关劳苦,常吃炖煮食物,喜欢重口些。”
“酸菜吃吗?”
“吃得。”
姜翘点点头:“那我们先腌酸菜吧!”
距离邱应台的忌日还有一月,这段时间正好够把酸菜腌透。
她们洗了一个坛子,保证里面干净无油,而后将霜打白菜去掉老菜帮,再撕掉有磕碰伤痕的叶片,才可以码放在坛中。
又烧了一锅水,等到凉透,加入坛中,完全没过白菜,再拿洗净的石头压上去,免得白菜往上飘,最后扣一只碗在坛口,保证坛子里没有氧气。
腌酸菜的本质就是乳酸杆菌的发酵,乳酸杆菌厌氧,只有密封好,也没有残余的油脂,不给需氧的杂菌生长的机会,这酸菜才能干干净净,腌好后完全不出花。
这看起来不难,跟着姜翘忙碌的过程中,邱岁卿就记住了,若是这一坛能成,往后她还可以自己做。
“接下来学一道简单的小炒吧,辣椒炒肉如何?”姜翘问道。
邱岁卿点头,自告奋勇去挑辣椒。
青辣椒捏起来越脆,甚至能听到里面“咯吱咯吱”的声音,就越新鲜。
姜翘把辣椒柄向辣椒里面一推,然后就可以整个取下辣椒籽。
邱岁卿有样学样,手是极巧的,一次就成功了。
姜翘再把辣椒纵向一分为二,斜着下刀,就是一片片菱形。
这依然难不倒邱岁卿,她手小,握刀固然吃力,但是很细心,切出来的菱形辣椒,与姜翘示范的那一份几乎一样大小,生怕有一点偏差都会影响成菜口味。
然而切肉却难上许多。
姜翘选了一条小里脊,撕掉小里脊一侧的筋膜,然后细细讲来。
“切肉的时候,左手要压实了,不让肉晃动,右手的刀要直直地切下去,万不能左右偏转,而后将刀刃前后推拉,如此两下,就能切下一片,”姜翘边说边做,又把位置让给邱岁卿,“你可以试一试。”
邱岁卿才把刀落在肉上,就觉得不对劲。
这也太软了!稍稍一动,肉的表面就跟着跑,怎样用力都不太舒服!
姜翘却不急,一点一点纠正她的姿势,然后扶着她的手,缓缓切下了第一片肉。
有了这个开端,邱岁卿的手记住了这种感觉,后面就顺利了许多。
她的眼睛和手配合得很好,刀落在哪儿,就能切下多薄的肉,尽管动作缓慢,薄厚也稍有区别,但是影响不大。
这无疑让她增加了很多信心,而后再看姜翘起锅热油时,便在旁边的灶上模仿。
姜翘何时倒下葱蒜爆锅,而后下肉翻炒,加入调料,又加青椒,她都照做……一道菜很快就出锅,这时邱岁卿才发觉,自己只看了姜娘子怎么做,真让她自己来,还是不懂得怎样根据锅中状态下食材。
“这不急,今日你可以模仿,多练几次也就学会了!”姜翘安慰道。
能够看懂食材状态随机应变,那是需要经验的,第一次做菜的人能学出邱岁卿这样已经算有天赋。
“来尝一尝你自己的手艺吧!”姜翘拿了碗筷,递给邱岁卿。
邱岁卿为姜翘和黄厨娘分别盛了一份辣椒炒肉,然后才品尝。
吃起来意外的还不错!豚肉里没有一丝腥味,又嫩又软,青辣椒也是爽脆宜人,乍一品尝倒不像是新手炒出来的菜呢。
只是邱岁卿又尝了姜翘炒的那一份,才品出差距来。
明明动作都一样,但姜翘这道菜就是更香些,玄妙得很。
姜翘看了一眼面团,已经发到原来的两倍大,拉起面团还能看到
“若是你想练习,切记要选择小里脊。大里脊虽然方正规整,但炒出来不香,容易干柴,而梅花肉中间夹杂太多筋膜,切起来不如小里脊容易,万一打滑,恐伤着你。”姜翘一边说,一边整理好面团,搓成条,揪出面剂子。